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加味败藤合剂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阻证进行临床研究。以期通过比较量化评分、实验室检查的变化情况及对不良反应事件的跟踪控制,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病人共60例,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按1:1的比例分成两组,治疗组(口服加味败藤合剂)与对照组(口服抗妇炎胶囊)各30例,共治疗两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相关疗效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局部体征疗效总有效率为100%,VAS评分有效率为100%,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3.3%,局部体征疗效总有效率为80%,VAS评分有效率为96.7%,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0%。两组相比,中医证候疗效、局部体征疗效、综合疗效、VAS评分等各方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沉、血小板聚集率)较前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差值组间比较,治疗组在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小板聚集率等方而作用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于改善血浆黏度及血沉方而,组间无明显差异。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血小板体积指数明显上升(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两组患者CRP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NF-α IL-6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患者TNF-α水平较前下降(P<0.05),IL-6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相比,治疗组两项指标变化情况较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6.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毒副作用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加味败藤合剂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湿热瘀阻证,在总有效率、具体症状体征评分、血流变指标、血小板参数、血清炎性因子等方而均较对照组优势明显。本方能够明显缓解局部及全身症状,改善血流变状态,降低患者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体内免疫因子水平,纠正免疫失调来达到治疗的口的。本方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佳,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