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次课题研究以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患者为观察对象,运用针刺结合耳穴压丸疗法,观察其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以探讨针刺结合耳穴压丸治疗本病的作用机理,为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提供经济、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三组,即治疗组(针刺加耳穴压丸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20例,通过不安腿严重程度量表(IRL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系统评价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数据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结果:1.IRLS评分:治疗前,三组患者IR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IRLS评分均有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针刺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西药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2.PSQI评分:治疗前,三组患者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PSQI评分均有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针刺组在改善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和PSQI总分方面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西药组在改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和PSQI总分方面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SAS、SDS评分:治疗前,三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针刺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有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针刺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西药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总疗效:三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是85.00%,针刺组总有效率是65.00%,西药组总有效率是60.00%,治疗组与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针刺结合耳穴压丸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疗效显著且优于针刺组和西药组。2.针刺结合耳穴压丸较单纯针刺和西药治疗,能更好地改善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患者的睡眠状态以及抑郁、焦虑状态。3.针刺结合耳穴压丸治疗原发性不安腿综合征患者,治疗周期短,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