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消费需求萎缩,各国纷纷加强贸易保护,反倾销调查成为各国保护本国市场滥用的一种贸易保护手段。而我国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贸易出口总量和出口种类不断增加,企业产能过剩,企业间的恶性竞争和政府的补贴政策使得一些出口产品价格低于市场价格,加之中国企业应诉不力,导致中国成为众矢之的,全球反倾销调查总数中将近1/4的部分都是针对中国的,其中美国是除印度以外对我国发起发倾销调查数量最多的国家。由于美国反倾销调查程序规则严谨且复杂,且很多国家也纷纷效仿美国,因此本文以美国为例,基于反倾销的贸易效应等理论展开了美国发倾销调查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首先,采用图表定量分析美国反倾销调查的特点,发现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三大特点:对华调查总数比对其他国家多,调查行业分布范围广,征收的反倾销税率高。其次,从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具体分析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动因。然后,选取2000—2013年美国对华反倾销调查的涉案企业及产品数据,利用DID双重差分法、Probit模型并加入动态项实证分析研究美国反倾销调查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对华反倾销会减少涉案产品向美国的出口量,同时增加涉案产品向第三国的出口量,还减少了中国对美国的总出口量,即存在贸易破坏效应、贸易偏转效应和贸易寒蝉效应。其中在反倾销调查实施第二年后贸易效应最大,即对产品出口的影响最大。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企业在遭遇反倾销调查后,对欧盟地区有贸易偏转,主要涉及金属制品、纸制品、陶瓷制品、纺织品和机器五类产品。同时,涉案产品发生贸易偏转与企业性质也有关系,其中贸易型企业、传统贸易形式企业、国有企业、多产品企业这五种性质的企业中的产品在遭遇美国反倾销调查后更容易发生贸易偏转。由于反倾销调查对我国产品出口存在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寒蝉效应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保护本国企业的产品免受反倾销调查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政府和出口企业提出相应地应对措施,从而尽可能减少遭受反倾销调查的次数和反倾销调查带来的损失,促进我国企业更好地立足国际市场,继续保持与世界各国和平友好的贸易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