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出现,给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影响,同时也给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弱势学生群体”的数量正在逐年增长。他们大多经济条件较差,学习能力与社会参与能力、竞争能力低下,心理敏感、精神苦闷。弱势学生群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影响高校的稳定与发展、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知识援助形式给予弱势学生群体足够的关怀,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引领他们自立、自强、自信,健康成长,是其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弱势学生群体陷入弱势困境有广泛的社会原因,也有其自身原因,其中知识贫困是造成他们弱势的主要原因之一。知识贫困深刻影响着弱势学生群体精神生活的改善、能力的提升、自身的发展。因此,图书馆有必要为解决弱势学生群体的知识贫困实施知识援助。知识援助是指高校图书馆免费或以较低的费用为弱势学生群体提供知识产品或服务,以使其具有改变所处的弱势地位的能力。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担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它有必要也有能力以知识援助的形式在救助弱势学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论文在全面分析当前弱势学生群体的特点及知识贫困对他们的影响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图书馆实施知识援助的意义、实施知识援助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应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图书馆为实施知识援助所应具有的保障措施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最后提出了对图书馆实施知识援助的效果评价等。
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研究意义、创新之处和研究思路等:第二章分析弱势学生群体的类型、特点及知识贫困对他们的影响;第三章研究实施知识援助的意义、实施知识援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实施知识援助的原则;第四章是全文的重点,详细探讨了图书馆为保证知识援助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及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第五章研究如何对图书馆知识援助工作进行合理评价;第六章结论,对全文做简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