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原子近共振相互作用中高阶算符的压缩效应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o16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光学中,作为非经典效应之一的压缩态一直备受关注。压缩态是量子信息的重要资源,可用于精密测量、微弱信号检测及引力波探测等量子信息的应用处理。光与原子近共振作用产生光场高阶压缩受到了特别的重视。本文讨论的是与两个原子系综相互作用的双模腔场是否存在高阶压缩。两个量子腔场经过反射后在两处位置相交,将两个原子系综放置在两个相交点上。与此同时,还有一个经典驱动场驱动这两个原子系综。采用缀饰态理论,对原子库求迹得到场的约化密度矩阵,进而考虑双模积共轭算符等高阶算符产生压缩的可能性。  本文中我们依次分析了腔衰减系数、原子与腔场耦合系数、原子失谐量比值系数及相位差变化对光场的高阶关联产生的影响。  研究表明:  1.在近共振位置较宽的归一化失谐范围内确实存在双模高阶高共轭量的噪声压缩;  2.调节参数,压缩能够达到的最大程度超过50%;  3.压缩程度对参数的变化呈现显著依赖性。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对能源的依赖,更多的体现在对化石能源的需求上。化石能源的大量生产与消耗是导致恶劣的全球气候、造成严重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开发和利用高效、清洁和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以及新型的能量转换存储技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潮。超级电容器作为介于传统电容器与蓄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器件,因其具有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大电流充放电特性等优势
势能函数、结合能、比热、线热膨胀系数等物理量是固体内部微观分子、原子之间发生化学变化时产生宏观物理性质的外在体现,既是固体材料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凝聚态物理研究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