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报告是一篇陪同口译实践报告。口译内容是登封市旅游景点嵩阳书院的解说词,口译形式是以中译英为主的交替传译。此项口译任务是笔者于2014年8月24日去河南省登封市旅游之际,在嵩阳书院为四位英国人士担任陪同口译。负责中文解说的人员的是登封市退休老干部协会的李秉锡老先生,本次口译任务的服务对象是四名来华旅游的英籍人士,翻译形式是以中译英为主的交替传译。本报告分析了在旅游陪同口译中影响口译的因素及口译难点,同时对翻译过程中遇到口译难点进行了剖析。通过对这些影响因素和口译难点的分析进而探讨出相应的翻译策略以及解决方案。本报告从翻译任务描述开始,其中包括了介绍翻译任务来源、文本简述以及对翻译项目意义的分析。其后笔者介绍了翻译的过程,其包括译前准备、即时口译稿、译后反思和终稿等内容。本报告的主体为案例分析部分,笔者选取了若干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案例分析,分别集中在对中国建筑专业性词汇的翻译处理、对中国文化词的翻译处理、对古诗词的翻译处理等问题。此次陪同口译的支撑理论为生态翻译学中的“译者中心”理论,即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在本报告的总结中主要对两点进行了探讨,其一是解说性口译中译者中心理论的利与弊,其二是口译过程中解释性翻译的重要性。作为对文化景点介绍的口译实践报告,本口译报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主要体现在对文化相关内容的翻译处理上。随着当今中国的飞速发展以及文化软实力的日益提升,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中国的文化,并选择到极具文化特色的景点去旅行,因此该口译报告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同时该报告依托的翻译理论——“译者中心”理论,在口译过程中给予了译者一定的翻译空间,使得译者在处理一些文化特色词更为灵活。笔者希望本报告能够为研究文化景点口译技巧的人员或其他希望从事旅游陪同的口译的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