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采访的法律考察和道德评价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pp77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性采访虽然只是新闻采访中的一个技术和手段问题,但其背后却隐藏着社会和法律问题,涉及到新闻自由与公民的其他宪法权利、新闻自由与其他社会公共价值等之间的关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隐性采访在新闻实践中广泛使用的同时,在新闻理论界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直到今天,这种争议还在延续.该文认为,隐性采访在目前虽无法律明确支撑的情况下,依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合理性在于它是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的一种延伸;必要性在于它是实施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中国这样一个封建历史相当长的国度里,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腐败盛行的现象还十分严重.因此,舆论监督显得尤其迫切.隐性采访的活动空间应圃于公共场所、公众人物和公务活动,尤其是那些在公共场所从事公务活动并涉及公共利益的公众人物,他们应是隐性采访的重点.作此界定,是为了防止隐性采访泛化.对于普通百姓,应该严格使用隐性采访,以防他们产主不安全感乃至人人自危的心态.
其他文献
该文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现状入手,以《时空连线》作为个案研究,从栏目形态、栏目理念、栏目运作管理、成功探析四个方面对《时空连线》进行解读,从深度不足、交锋不足、嘉宾
施工图预算是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预算造价的文件 ,它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 ,以施工图为依据 ,根据现行预算定额、费用定额以及地区人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等预算价格编制和
商品卷入度是研究现代消费市场中消费者与商品之间关联程度的重要概念。FCB模型作为商品卷入度的重要研究模型,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网络购物市场的快速发
英文报的出现可追溯到一百多年前,我国自办英文报也有二十余年的历史。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英文报在这二十余年里发展迅猛,在发行量和影响力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也引起了越来
期刊
时评作为这几年刚刚兴起的评论方式,代表着中国新闻评论的一种新方向.以《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为代表的一批时评专栏,为中国一度沉寂的报刊评论界注入了勃勃生机,使新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以叶利钦为首的改革派参照西方模式对俄罗斯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俄罗斯进入社会转型期.该文以十年来俄罗斯政治经济变革为背景,通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