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竞争日益激烈,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是这个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围绕创新思维方法对小学生创造力倾向和科学课程学习能力的影响进行论述。首先采用文本分析法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进行分析,探求课标和教材中有无涉及创新思维方法,采用访谈法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关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情况的访谈研究,发现小学科学课堂中创新思维培养的现状不容乐观,在学校层面、教师层面、教材层面、评价层面这几方面存在问题。由于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根据创新思维培养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在小学科学课上的培养策略,设计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课程方案。接着将设计好的课程方案投放于小学科学课堂中做实证性研究,以探索创新思维培养对学生的创造力倾向及科学课程的学习能力是否存在正相关关系。本研究在重庆市一所小学选取五年级两个班做对照实验,在控制组班级实施常规的科学课程教学,不做任何改变和调整。实验组班级在进行科学课程教学的同时,对该班学生进行专门的创新思维训练。控制组和实验组均由同一名教师进行教学,除了教学形式不同外,其他无关变量均保持不变。通过一个半月时间的教学实验,最后通过威廉斯创造力倾向前后测对比和课堂观察发现,实验组学生的创造力倾向分数明显高于控制组,两班的后测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学生的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都有一定程度提升。教学实验证明,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对学生的创造力倾向能力和科学课程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