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和网络信息技术相结合。网络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网络问政作为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创新的方法之一,主要是指党和政府或领导干部通过网络征询和参考网民的意见和建议,达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并采取相关措施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征询和参考网民的意见和建议有主动和被动、直接和间接之分。主动、直接的网络问政即领导干部或党政部门在制定政策或执行公共事务等情况下,主动参考网民的意见和建议;被动、间接的网络问政即网民首先在网上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等,受到党政部门或领导干部的关注,党政部门或领导干部与其进行沟通,以期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网民反映的问题可能不在公共事务之列。网络问政的类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即制度化的网络问政和非制度化的网络问政。必须重视网络问政的制度化建设,避免因为管理不善或疏于管理而使网络问政走样。网络问政具有互动性、平等性、跨层级性等特点。网络问政在当今中国得到上至决策层,下至最底层老百姓的认可。网络问政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增强了信息的传导和反馈,促进了党和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交流沟通;为公民提供了一种权利救济渠道;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新途径;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推手。但网络问政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正视。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深化改革,建立问责机制,保证问政效果。完善网络载体,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消除数字鸿沟;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网络立法进程,规范网络参与秩序。提高网络环境下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全面提高党员领导干部对网络的认识能力和应用能力。并培养理性公民,扩大网络问政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