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它的患病率增加,预后差,治疗成本高。高血压肾损伤早期是引起慢性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主要探讨肾血流超声评价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期间就诊于我院超声科临床诊断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收集该院高血压无肾损害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测量肾动脉与腹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RAR),肾门处主肾动脉(main renal artery,M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 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血流锋速加速时间(acceleration time,AT)及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肾窦部段动脉(segmental renal artery,SRA)和肾锥体两侧叶间动脉(interlobar renal artery,IRA)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以及阻力指数(RI),比较两组患者主肾动脉峰值流速与腹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主肾动脉的加速时间以及主肾动脉、段动脉、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s,简称“ROC”曲线),获得曲线下面积,分析肾动脉超声检测预测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与无早期肾损害RAR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主肾动脉的加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肾动脉、肾段动脉、肾叶间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肾动脉、肾段动脉、肾叶间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肾动脉、肾段动脉、肾叶间动脉的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高血压患者主肾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预测早期肾损伤敏感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和0.847;根据肾段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预测其早期肾损伤敏感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和0.853;根据患者肾叶间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预测其早期肾损伤敏感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3和0.949。结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患者肾血流速减慢,血管阻力增加,顺应性降低,主肾动脉、肾段动脉、肾叶间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对预测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临床应用价值较低,而阻力指数对预测高血压早期肾损伤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肾动脉血流动力学检测,不仅能为肾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有利的依据,还能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进行有效的评估,值得临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