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损害”及其救济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uxiny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民法理论认为,可赔偿损害应当是已经发生的损害,未发生的损害不在其范畴,但该理论在“未来损害”案件适用过程中却有违公平正义理念。从目前我国损害赔偿体系来看,损害可分为责任成立上的损害和责任范围上的损害,当加害行为侵犯受害人受法律保护的权益时,即使受害人没有具体损失,亦可通过对受害人主张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预防型责任方式进行救济。责任范围上的损害能否获得救济则与学界对损害确定性的理解息息相关,从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来看,关于损害的确定性有“已经发生说”、“必然发生说”、“高度盖然性说”和“可能性说”等学说。实际上,损害确定性的认定在实践中表现为程序法上的证明标准,从目前我国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来看,我国民事证据证明标准采纳“高度盖然性说”,换言之,当加害行为仍在持续,全部损害后果尚未产生时,受害人所受“未来损害”只要满足“高度盖然性”即可获得民事赔偿。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医疗监控费用在预防未来损害发生或结果扩大化方面的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人体是一个巨大的带电体,能释放出巨大的生物电能,生物电现象是一切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电现象,也是生命得以维持的基础,可以说没有生物电就难以维持生命。近几十年,针灸为人
体育仲裁制度以其独有的特征成为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解决体育纠纷的主要选项。结合我国的实际,从分析体育仲裁受案范围的规范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体育纠纷的类型,并在前述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我国已开展多年,人们在概念、目标、实施意义、实施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充分地探讨,然而当前很多绩效考评实践脱离了高等院校的现实条件和基本
<正>麦冬又名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植株婆娑优雅,覆盖后杂草少,不用修剪,省工节约开支,是绿地及道路绿带优良的地被植物。珠海市近年来试种了几条路的绿带及部分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