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乌兰夫在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扎根牧区,为牧区走向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做出卓越的贡献。牧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乌兰夫深入了解牧区社会关系、经济结构、文化特征,为实现牧区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重大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引导牧区逐渐走向了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并最终完成了牧区社会主义改革的任务。乌兰夫在内蒙古工作期间,深入牧区基层,从实际出发,探索牧区自然特点和民族特点与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的渠道,总结出牧区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新观念、新特点。首先,他具体分析牧区草原的四季变化的特征,引出牧区草原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不可超越的自然特征。其次,乌兰夫了解民情、民生,深知草原人民对自然的无比敬畏,不能盲目否定草原的传统游牧文化。最后,乌兰夫把牧区的地方特色与社会主义改革任务相结合,因地制宜地提出发展的举措。从生态的角度来说,乌兰夫为牧区草原发展提出的政策是保护草原、遵守草原自然规律的生态思想,对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牧区草原生态现状,重新认识牧区草原生态的内涵及发展趋势。同时促进牧区草原生态建设。一方面,在全球化的今天,充分利用国际生态保护研究成果和先进文化的优势充实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的缺失;另一方面,在党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下,注重地方自然特色和民族特色,将乌兰夫生态思想与实践相结合,加强牧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