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及其合作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p2007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和企业作为两个重要的技术创新主体,它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源互补性使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成为重要选择。同时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和工业实践也表明,校企合作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推动产业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的校企合作创新很大程度上仍处于松散状态,状况并不乐观,合作过程中出现的科研经费不足、观念和认识上的问题、利益和权益上的问题、信息和沟通上的问题等等,导致校企合作创新的动力不足,没有真正形成健全有效的动力机制和适合自身发展的合作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因此,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探索出适合企业和高校良性互动的模式,使企业和高校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是至关重要的,这将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现期和长远发展。作者实地走访了铁十二局、铁三局、太航、太原煤气化、晋西机器等山西省12家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调研,并通过现场访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部分研究数据,同时利用电子邮件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另一部分的研究数据。利用获得的研究数据,本文首先对校企合作状况的有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调查统计的结果,来分析校企合作的状况;接着根据校企合作的机理,分析校企合作的环境和动力因素,进一步构建动力机制模型;在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以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模式为例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探索分析研究,同时通过太原科技大学和山西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两个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深入调查和追踪这种校企合作模式的效果,从中发现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现有的校企合作提供新的思路,对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正>"乌蒙磅礴走泥丸",是毛泽东同志1935年率领红军长征过乌蒙山后留下的千古绝唱,体现了革命领袖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诗人大海般的胸怀及人格力量的统一。2015年春天,当记者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
撂荒、弃耕一直困扰着我国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而土地过度开发引起的地力下降、环境破坏是不争的事实;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休耕是把撂荒、弃耕以及二调新增的耕地与退耕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学的进步。由此,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文学,其发展也就不可避免的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不同的两个民族在
<正>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总体看来.我国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农村教育》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农村
利用最大-最小策略,最大最小蚂蚁算法减小了蚂蚁算法陷入局部陷阱的可能性。基于对最大最小信息素策略和信息素更新方式的改进,结合快速产生初始解的算法,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和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进展,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
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中国约90%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受国外绿色壁垒影响,每年都造成巨大损失。如何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有着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地域,多样的气候,众多的民族和丰富的资源,扼守着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咽喉。但是长期以来云南省的工业一直都不是很发达,其中一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同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越来越多的交集,一方面网络媒体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不同环境、不同心理的大学生在面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