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FET存储器用BDT与BYT铁电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ojianpku7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非挥发存储器(如铁电场效应晶体管FeFET存储器)的需求与日俱增,从而导致了对新的存储器材料的研究与探索的热潮。目前用于制备FeFET的铁电薄膜材料体系仍以锆钛酸铅(PZT)系为主,PZT薄膜具有一些良好的铁电性能,如较大的剩余极化(2Pr )值以及较低的热处理温度等。然而,PZT薄膜同时具有一些致命的缺点,如抗疲劳性能差,有毒等等。开发一类新的铁电材料来取代PZT变得尤为必要。稀有金属离子掺杂的钛酸铋(Bi4Ti3O12,简写为BIT)铁电薄膜材料结晶温度较低、抗疲劳特性好、自发极化较大,所以可望成为新的适用于FeFET器件的铁电薄膜材料。本文选择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在Pt(111)/Ti/SiO2 /Si(100)基片上制备了Dy元素和Yb元素掺杂的Bi4Ti3O12薄膜Bi3.4Dy0.6Ti3O12和Bi3.4Yb0.6Ti3O12(分别简记为BDT和BYT),并分别对其性能进行了一些研究。本论文在第一章中对铁电薄膜的发展概况、应用前景、制备方法和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本文的选材及研究目的、内容。第二章介绍了本文实验所用的材料以及方法,并就影响实验结果的一些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第三章和第四章中,分别研究了退火气氛和退火温度对BDT薄膜的微观结构、铁电性能及电学性能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气氛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和铁电性能等都有很大的影响。氮气中较低温度650°C退火的BDT薄膜结晶完全,显示良好的铁电性和抗疲劳特性,而空气和氧气中退火的BDT薄膜只有在退火温度升高到700°C时才显示较好的结晶度和铁电性。所以,与空气和氧气相比,氮气中退火可以大大降低BDT薄膜的结晶温度。另外,氮气、空气和氧气中退火的BDT薄膜的表面颗粒平均尺寸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铁电性却并不是随着退火温度单调增长,而是在到达最佳退火温度点后,剩余极化值又随着退火温度的进一步提高而减小。第五章研究了Dy元素的含量对BDT薄膜的性能影响,结论是:Bi3.4Dy0.6Ti3O12薄膜的性能最好。我们认为得出这样的结果的原因在于Dy3+离子取代Bi3+离子的位置有差异。当Dy元素的含量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时,Dy3+离子优先取代Bi2O2层的Bi3+离子,而这将破坏铋层状钙钛矿结构的对称性,从而提高BDT薄膜的自发极化强度(或剩余极化强度)。但是过多的Dy掺杂又会导致Dy3+离子取代位于Bi2Ti3O10结构中的Bi3+离子,这会破坏Bi2Ti3O10的钙钛矿结构,从而降低薄膜的自发极化强度(或剩余极化强度)。第六章介绍了BYT薄膜的制备过程。采用Sol-Gel法我们首次成功地在Pt(111)/Ti/SiO2 /Si(100)基底上沉积出Bi3.4Yb0.6Ti3O12(BYT)铁电薄膜,此项工作目前还没有任何文献报道。详细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600°C-750°C)下BYT铁电薄膜的铁电性能。
其他文献
如今IC设计进入了SOC(System-on-chip)设计时代。SOC是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了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等,可以实现信号采集、转换、存储、处理等功能的芯片
网络处理器因其性能和灵活性并重的特点在网络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IXP425是Intel公司针对中小企业和家庭用户的应用需求推出的中低端网络处理器,尤其适合于网络接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