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与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电子鼻实现网络功能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与实现方式。电子鼻系统正向着网络化、智能化、便携式、低成本及低功耗的趋势发展。组网后的电子鼻系统可用于远程医疗诊断、生产线远程监控、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等,又可特别应用于矿井、火灾现场等恶劣和危险环境下,为人类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本文以电子鼻系统的原理和网络化传感器的实现技术为研究基础,以研究小组前期研究的传感器工作温度动态调制、阵列动态信号采集和样本分类识别方法为前提,分别详细介绍了电子鼻的两种网络化实现方案。一种是基于计算机的网络化电子鼻系统,此系统选用了基于PCMCIA标准的数据采集卡及便携式计算机作为硬件采集设备,在LabWindows/CVI虚拟仪器开发平台下开发了功能更加完善的采集与识别软件系统,详细介绍了传感器响应信号放大倍数的数字调节以及采集软件与MATLAB进行数据与命令交换功能的实现,并在此系统之上利用LabWindows/CVl支持的TCP接口函数和DataSocket技术分别实现了基于S/S模式的传感器阵列响应数据的网络传输。另一种是基于DSP和MCU的便携式网络化电子鼻系统,此套系统较上述系统具有成本低、小型化、低功耗等特点,但需要对其软/硬件系统进行开发,开发过程较为复杂。论文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系统采用双口RAM实现了MCU与DSP主从系统之间的通信,通过MCU向DSP发送采集信号及端口信息,DSP从系统按照命令要求将气体传感器阵列的数据信息实时的传输给MCU。将嵌入式多任务实时操作系统NucleusPLUS以及其外挂网络功能模块Nucleus NET移植到MCU上,通过初始化主系统设备、驱动网络控制芯片、调用网络接口函数,对MCU接收到的传感器阵列的数据信息进行网络发布,实现了基于TCP协议的以太网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