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mi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意取得制度是物权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维护交易安全,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般认为,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法中的“以手护手”原则。近现代民法的善意取得制度是在“以手护手”原则的基础上,吸纳了罗马法取得时效中的善意要件,才得以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善意取得制度适用于动产,己为法学界广为认可,并在各国的立法中多有体现。不动产可以适用善意取得,是我国《物权法》的一大突破。本文试就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依据、成立要件、适用范围、法律效果及不动产善意取得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不动产善意取得的理论基础在于物权的公示公信制度。不动产善意取得对不动产原权利人利益的牺牲有一定的限度,反映在构成要件上,必须符合相关条件才能构成不动产善意取得。这些要件有:转让人对转让的财产没有处分权;受让人受让财产时须为善意,善意是指不知情;以合理的价格有偿转让;不动产变更登记须已完成。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基本法律效果体现为第三人能取得相应的不动产,真实权利人因此丧失自己的物权人法律地位。不动产善意取得涉及四方当事人,表现为原权利人与转让人之间、原权利人与第三人之间、转让人与第三人之间以及原权利人与登记机关之间的法律关系。在不动产善意取得中,原权利人是最大受害者,出于公平原则,应对原权利人提供侵权责任、不当得利和国家赔偿等多种救济。因不动产的交易而发生的纠纷在司法实践中非常多见,在适用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制度时,需要厘清善意取得制度与房屋优先购买权、表见代理等民事法律制度的关系,做到适当衡平与衔接。
其他文献
科学教育专业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在全国的60多所高校和大学开设。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它支持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综合理科课程师资,同时也为整合教学与专业
清末民初戏曲的"亡国"叙述,不仅着力于呈现本土国家的覆灭历史,而且将视野投注于他国亡国事例,共同构成戏曲领域的"亡国"话语。究其原由,乃是戏曲家迫于国家客观处境的书写选
论述了我国当前农村污水处理的现状、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模式、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传统工艺的优缺点,以及新型的分散式一体化智能膜法污水再生器的优势和应用前景,为我国农
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高等教育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高校图书馆是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应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积极有效开展工作。以青岛某高职院校为例,在分析图书馆开展
摩尔纹源于法文Moiré一词,泛指两个频率相近的等幅正弦波叠加而产生的干涉条纹。在现代数字成像过程中,由于图像采集设备的采样率有限,某些场景下采集图像极易出现摩尔纹效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以及喜人的成绩。与此同时,在我国杰出的科学家钱学森提倡下,通过我国建筑、景观、园林艺术、城市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学者共同努力
1园地选择要选择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具有良好农业生态环境的地区建园,避开繁华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等,还应避开重茬地,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2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