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金属箔材由于它的厚度尺寸与其晶粒尺寸相当,在塑性加工或微成形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常受到尺寸效应的影响。本文以纯钽箔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单向拉伸实验等对不同温度下退火的钽箔进行了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退火温度对钽箔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讨论了钽箔在回复阶段及晶粒长大阶段时出现屈服强度提高现象的原因。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退火温度对钽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箔材由于它的厚度尺寸与其晶粒尺寸相当,在塑性加工或微成形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常受到尺寸效应的影响。本文以纯钽箔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单向拉伸实验等对不同温度下退火的钽箔进行了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研究了退火温度对钽箔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讨论了钽箔在回复阶段及晶粒长大阶段时出现屈服强度提高现象的原因。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退火温度对钽箔的显微组织、织构有着显著影响。轧制态钽箔晶粒呈纤维状,主要形成了以{001}<110>为组分的α织构;当退火温度低于900℃时,钽箔内仍以纤维组织为主,但在{111}//ND取向区域中有亚晶生成,且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亚晶长大,钽箔中逐渐形成γ织构;当退火温度为900℃时,钽箔中出现了再结晶晶核,{001}//ND取向的区域也生成{111}//ND取向的再结晶晶核,α织构组分中的{001}<110>织构逐渐降低,同时形成γ织构;当退火温度达到1000℃时钽箔已经发生完全再结晶,主要为{111}//ND取向的再结晶晶粒,此时材料的织构完全转变为γ织构;随着退火温度继续升高,钽箔晶粒逐渐长大,γ织构组分强度更高,其中{111}<110>织构最强。(2)通过对不同退火温度的钽箔分别沿RD和TD方向进行室温拉伸试验,当沿RD方向拉伸钽箔时,钽箔在800℃退火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最高,分别达到639MPa和605MPa,在1000℃退火其延伸率最大,达到29.9%;当沿TD方向拉伸钽箔时,钽箔在800℃退火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最高,分别达到621MPa和605MPa,在1000℃退火其延伸率最大,达到30.5%。沿两个方向拉伸的钽箔在低温退火及1300℃退火时均出现退火强化现象。(3)通过对不同退火温度钽箔进行拉伸变形后,材料中{111}//ND取向的区域有微带或者剪切带的存在,在同一取向晶粒中出现取向不均匀现象。(4)断口分析发现,当沿RD方向拉伸钽箔时,均为塑性断裂,断口上可观察到撕裂脊和滑移线;当沿TD方向拉伸钽箔时,当退火温度低于900℃时,钽箔断口表面光滑,为脆性断裂;当退火温度等于或大于900℃时,断口上同样可观察到撕裂脊和滑移线,为塑性断裂。(5)低温退火后出现反常的退火强化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在于钽箔中的微裂纹易在剪切带附近产生,另一方面在于钽箔内杂质元素的影响;钽箔在晶粒长大阶段的强化现象是由于尺寸效应造成的,微观机理是钽箔表层的氧化膜占比变大造成的。
其他文献
汽车作为如今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在人们日常出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从2020年初的疫情也让人深刻的感受到公共交通和私家车在安全性、隐私性存在的巨大差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为了积极响应节能、环保的理念,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大势所趋,车身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乘客提供了安全、舒适的乘坐环境,同时也是各类零件的装配载体,高品质的车身觉得了产品的定位,车身由冲压出来的单件通过焊
Al-Zn-Mg-Cu合金密度小、比强度高、韧性好和焊接性能优异,自问世以来一直得到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通过改变主要合金元素和调整热处理工艺的方法改善Al-Zn-Mg-Cu合金组织和性能已经研究非常成熟。微合金化成为进一步改善铝合金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的最有前途的方法。文章通过添加0.2wt%的钪制备微合金化Al-Zn-Mg-Cu-Sc-Zr合金,对合金进行均匀化退火和等径角挤压(ECAP)变形处
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CL)是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光发射现象。CL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仪器简单等优点。CL检测技术在食品,制药,生物和环境安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CL检测技术仍存在一些缺陷,如发光信号强度仍弱,部分检测体系灵敏度较低,CL发光颜色单一以及试剂消耗较多等缺点。纸基分析设备是采用纸张作为基底,对纸张进行加工得到所需要的分析检测平台。纸
精密球铰是一种可在空间任意方向回转的球形运动机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并联机构、测量仪器等工业设备中。然而,对其空间回转角度的实时检测还缺乏高精度的测量方法,准确的获取其空间回转角度对于应用设备的运动误差预测分析、反馈和姿态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经过几年的研究和经验积累,目前已经提出了基于磁效应和电涡流效应的两种测量方法,通过对传感器获取的测量数据辅以人工神经网络或采用等效磁荷解析法建立被测
7034铝合金属于Al-Zn-Mg-Cu系超强铝合金,具有低成本、高强度比、良好的可焊性和易于加工等优势,同时该合金具有热处理强化和形变强化双重特性,多作为结构材料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国防军工等领域。本文研究了不同形变热处理工艺对喷射沉积态7034铝合金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影响,并对其强韧化机理进行探究。采用OM、EDS、TEM、HRTEM、MH-3显微硬度计和室温拉伸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合金的晶粒尺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极易燃性严重制约了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本论文以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BDP)、季戊四醇(PER)与钙铝水滑石(Ca Al-LDHs);酚醛树脂(PF)、密胺甲醛树脂包覆的聚磷酸铵(MFAPP)与氢氧化镁(MH);自制成炭母粒(TM)与聚磷酸铵(APP)等复配阻燃剂体系对EVA进行无卤阻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BDP为酸源,PER为碳源,Ca Al-LDH
铝合金和镁合金由于具备密度低、比强度高,比刚度高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尤其在汽车轻量化生产中崭露头角。但是采用传统熔化焊接方法连接Al/Mg异种材料构件时,焊件变形严重,同时容易形成裂纹,在Al/Mg界面处生成Al-Mg系金属间氧化物,导致接头脆性增大,焊接构件寿命大大降低。搅拌摩擦焊接是一种新型固相连接方法,能够有效控制焊接热循环过程,从而可以减缓Al/Mg异种接头性能恶化倾向,提
复合材料的研发与使用很好地解决了高性能材料与材料成本之间的问题。爆炸焊接,因其可实现异种金属之间冶金结合,且不产生明显的热影响区,是当前生产复合材料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爆炸焊接过程中,界面附近的原子是否发生明显的相互扩散,一直都是研究难点和热点。研究以C276-304L爆炸焊接复合板为研究对象,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与实验研究,对界面处主元素(Ni、Fe)原子在爆炸焊接过程中的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1)
在众多贵金属纳米材料中,Pt和Pd因在醇类(电)氧化反应中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而备受关注,但由于其储量稀少,价格昂贵,所以Pt、Pd纳米催化剂的高效利用一直是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Pt、Pd纳米晶催化性能的改善依赖于纳米结构可控合成技术的发展以及分子水平上对催化剂构-效关系的认识。目前关于以Pt和Pd为催化活性位点的Pt基和Pd基纳米催化剂的优化,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i)组分调控,即引入廉价3d过
硬质合金是一种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其具有高硬度高耐磨性等优良的性能,被称作“工业的牙齿”。WC-Co硬质合金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硬质合金之一,因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而被应用在开凿、切削、机械加工等工业领域。但是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传统硬质合金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工艺制造要求。人们通过优化硬质合金的组成成分、微观结构和制备工艺以改善其综合性能。大量研究表明,硬质合金的性能在添加剂的作用下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