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有机肥对甘蔗赤腐病的防控作用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r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蔗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食品工业制造蔗糖的主要原料,且可提炼乙醇作为能源替代品。长期以来我国甘蔗生产以连作为主,生产管理依赖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甘蔗病害十分猖獗。甘蔗赤腐病是由镰孢炭疽菌引起的世界性土传病害,严重影响着我国甘蔗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国内尚没有针对赤腐病的高抗病性甘蔗品种,甘蔗病害防控仍以化学防控为主,由此带来的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受到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表明,利用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和拮抗病原菌的微生物资源及其生物有机肥能有效控制植物土传病害,然而甘蔗赤腐病的生物防控研究和技术很少有报道。本文的研究目标是从田间甘蔗赤腐病发病严重的植株上分离到镰孢炭疽菌病原菌;从不同施肥处理的田间甘蔗根内筛选内生性拮抗菌株;进行田间试验探索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甘蔗生长及赤腐病防控效果。本研究获得以下结果:  1.从广东湛江田间甘蔗赤腐病病株的叶片和叶鞘分离纯化获得11株真菌菌株。在江苏宜兴进行的回接试验表明,所有分离株处理均没有产生赤腐病发病症状,但有4株分离株处理出现甘蔗梢腐病的发病症状。28SrDNAD1/D2区序列分析表明,这4株真菌属于串珠状赤霉菌。今后应进一步研究甘蔗赤腐病与梢腐病的关系。  2.从不同施肥处理大田试验的甘蔗根系样品中分离纯化出18种根内细菌,通过平板对峙法的初筛和复筛,得到对尖孢镰刀菌和串珠状赤霉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2株(菌株C-1和C-3)。对两株拮抗菌株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两株拮抗菌都属于沙雷氏菌属,将菌株C-1初步鉴定为Serratiarubidaea,菌株C-3初步鉴定为Serratiaplymuthica。  3.在人工条件下施用氨基酸生物有机肥,能显著提高甘蔗萌芽率和成苗数,增加植物的株高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表明施用有机肥有助于甘蔗育苗。甘蔗育苗30天时,施用生物有机肥的甘蔗的萌芽率是对照组的1.7倍.育苗120天后施生物有机肥处理下的地上部和根系干重分别是对照的2.4倍和1.2倍。  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3种不同的生物有机肥均能改善甘蔗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提高甘蔗萌芽率、分蘖数、锤度和产量,显著降低赤腐病的发病率。抗土传病生物有机肥的防控效果最好,在平岭、北坡和广前三个实验地区的防控率分别达到53.1%、14.3%和68.2%。平岭、北坡和广前三个地区施用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平均亩产分别为对照的1.4、1.2、1.4倍。
其他文献
土地执法监察作为实现国家的土地管理职能,保证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全面实施的必要手段,日益成为了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正确把握违法用地的规律,深入分析违法用地的表现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