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超大深基坑支护方案选型及开挖稳定性分析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jb16591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我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社会发展程度也在稳步提升,但随之面临的,就是城市建设用地也在日益缩减,使得人们更多地向高度上寻找发展空间。建筑高度越高,基坑深度也随之越来越深,深基坑工程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它的复杂性也比以前要显著的多。沿江城市得益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发展更加快速,伴随而来的是沿江区域大量的工程项目建设,临江超大深基坑出现的越来越多,规模也是逐渐加大。此类基坑工程相比于以往的城市基坑工程要更加的复杂多变,其开挖深度大,开挖面积大,场地紧凑,周围建构筑物与地下管线等设施密集,周围环境敏感复杂,周边的环境保护要求较高,基坑工程的环境风险增加。与此同时,由于地处江河两岸,江水便成了充足的补给水源,而且对于这类大型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的施工工期都会较长,不可避免地要遭遇江水汛期,此时对现场的止水挡水结构都是巨大的考验,而且潮汛也会威胁到基坑工程的安全性,这也对临江超大深基坑工程的安全性提出了更大更严格的要求。同时注意到,现阶段我国的临江超大深基坑工程还不是很多,相关设计理论还有待进一步地研究,设计时对经验的依赖性比较高。论文以基于案例推理理论为基础,搜集整理了近些年来的临江超大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成功案例,建立了临江超大深基坑支护方案优选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某基坑支护工程作出了方案优选推荐,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推荐的基坑支护体系在开挖过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说明此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主要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1)总结了现阶段几种常用的复合支护体系,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与适用范围,分析总结了现阶段支护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2)系统介绍了基于案例推理的理论,对其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作出了详细说明。介绍了粗糙集理论的基本知识,引入了信息熵的概念,运用粗糙集理论求解指标重要程度的思想,基于信息熵的知识,可以更加客观地确定出所需指标的权重值。(3)搜集整理了近些年临江超大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成功案例,分析讨论了影响临江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六个主要影响指标,建立了临江超大深基坑支护工程案例表示方法及案例库。(4)运用基于信息熵的权重公式,从临江深基坑围护结构部分和支护结构部分两方面确定了各主要影响指标的权重,采用最近邻法,建立了临江超大深基坑支护方案选型的案例推理方法,开发了临江超大深基坑支护(包括围护结构部分和支护结构部分)方案优选系统。(5)通过计算影响支护方案优选的影响因素权重,得出影响临江超大深基坑支护方案选型最重要的因素是临江距离,这也体现出了此类基坑最大的工程难点:靠近江水。(6)以某临江基坑工程实例为例,运用研发的临江基坑支护方案优选系统对其支护工程作出了方案推荐,然后用GEO5软件对推荐的基坑支护方案进行开挖过程的稳定性分析,验证了所推荐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验证了此方案优选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是可行有效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人类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基因(hOGG1)、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基因(APEX1)、X射线损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XRCC1)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
万峰林是中国最美的峰林,密集成林的山峰造型奇特、秀丽,与峰林间的布依村寨、纳灰河、万顷田坝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轮美奂的田园风景图,展示了人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与融洽。
从新课改的角度,对高中数学探究学习进行研究。首先明确探究学习的概念,然后归纳探究学习的条件,重点探讨数学探究学习的途径,最后提出数学探究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14年在溧阳市开展了300g/L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剂等药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结果表明,300g/L噻呋酰胺·戊唑醇悬浮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的防效,在每667m2用量为20m L
<正>犬膀胱破裂是由外伤(车祸、撞击、脚踢,尖锐物刺激等)、自发因素(膀胱结石、尿路阻塞)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犬膀胱破裂是犬病临床上的一种急腹症,不仅可能导致破裂处伤口大
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比较平稳,但长期来看不容乐观。随着我国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增长,当前陆地"种植-养殖"肉类生产模式带来的资源环境压力将难以承受。利用海洋生态系统生
<正>~~
会议
颅内微血管网(Rete Mirabile,RM),又称奇网,RM是一个由吻合血管组成的精细网状结构,取代了母体动脉[1]。这在低级的哺乳动物,如猫、羊及猪等比较常见[2]。发生于人类时,RM通
数字化医院的基础是医院网络平台,随着医院业务的不断扩增,医院网络的规模也随之日益庞大复杂,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它是当今数字化医院支撑医疗业务正常运作的保
2013年9月8日,有幸再次来到莫高窟。可以说,此行是专为进一步考证并释疑王园箓其人其事而来的。$$   关于对莫高窟藏经洞的发现者王园箓的真实记载,进入笔者视野的,分别有英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