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蕴涵丰富地下水系统水循环信息的电性特征为线索,采用电测深法,传统的同位素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等方法,通过综合水文地质—电性类比分析、数学统计相结合,在全面了解研究区区域背景,利用多学科交叉详细分析了银川平原地下水系统的空间结构和水流特征的基础上,对平原地下水补给及水质分布进行了综合研究,并据此提出地下水开发利用建议,为银川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的制订提供依据。通过上述研究,得到以下认识:贺兰山洪积扇电性上表现为明显的高阻电性,其地层岩性为粗粒相的块石、漂石、砂砾石,具有水量丰富,水质优良,地下水补给来源于当地的大气降水及基岩裂隙水。黄河灌溉入渗是冲积、冲洪积平原单一潜水及上覆潜水(埋深 60m)的主要补给源,其电性上在黄河冲积扇为高阻电性特征,并在银川平原主要干渠一线亦表现为相对高阻,说明埋深 60m 以上的浅层水,主要为引黄灌溉入渗补给,同位素端元法测定其补给量占 87%。利用统计学原理,确定了银川平原冲洪积、河湖积平原区潜水、第一、二承压含水岩电阻率与地下水矿化度的相关数学模型,并系统研究了地下水水质(矿化度)空间分布规律。同时发现银川平原深层地下水水质分带受银川平原发育的银川—平罗全新世活动断层控制。根据银川平原地下水补给及水质分布综合研究结果,提出研究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建议。贺兰山洪积扇地下水资源应以涵养和保护为主;银川、吴灵地区水资源利用应以地表水、地下水的联合应用为原则;银北地下水径流滞缓区,应限制地表水灌溉量,完善排水干渠,发展喷灌及充分利用竖井排水增大地下水更新能力,达到治理土壤盐渍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