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为研究对象,使用中药五味子提取物五味子乙素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进行干预,通过观察肺湿-干重比、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肺组织和血清中的细胞因子TNF-α的变化,对五味子乙素防治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的效果进行评价。旨在研究五味子乙素防治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效果及其机制,寻找中药五味子提取物五味子乙素的新作用,为临床上急性肺损伤的预防和救治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本实验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的大鼠模型。选取健康的48只雄性SD大鼠,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随机分为6组,分别是:对照组(Control group,n=8)、模型组(Model group,n=8)、地塞米松组(Dex-group,n=8),五味子乙素低剂量组(SchB-LD,n=8),五味子乙素中剂量组(SchB-MD,n=8),五味子乙素高剂量组(SchB-LD,n=8)。通过对比大鼠肺湿-干重比、肺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来观察是否成功复制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 五味子乙素对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的防治作用研究及机理研究: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低、中、高剂量的五味子乙素治疗组均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建立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结束后,地塞米松组用地塞米松灌胃,五味子乙素治疗组使用预先制备好的五味子乙素分别进行灌胃,所有大鼠反复灌胃共3次,每次灌胃间隔2小时。在灌胃结束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6小时,随后将所有大鼠处死并取材。观察大鼠肺湿-干重比、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以及血清及肺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的变化。 结果:动物模型复制基本成功: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肺水含量显著升高(p<0.01),急性肺损伤的病理评分显著上升(p<0.01),肺组织及血清中的细胞因子TNF-α的含量明显增高(p<0.01),各项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些数据表明:内毒素-急性肺损伤大鼠动物模型建立的成功与可靠,是研究急性肺损伤合适的动物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重复性。因此,我们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药物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疾病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理。 五味子乙素对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与模型组相比,五味子乙素治疗组中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和急性肺损伤病理评分显著下降(p<0.01),五味子乙素中、高剂量组中血清、肺组织中细胞因子TNF-α表达显著减少(p<0.01),五味子乙素低剂量组中TNF-α表达减少(p<0.05),这些改变均能够提示五味子乙素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其中,剂量为20mg/kg和40mg/kg的中、高剂量五味子乙素治疗组的效果要好于10mg/kg的低剂量组,这就说明,中、高剂量的五味子乙素能更好的起到对急性肺损伤疾病的保护作用。 结论:采用尾静脉注射的方法可以制造稳定的内毒素-急性肺损伤模型,五味子乙素能有效缓解内毒素-急性肺损伤的病理学改变,减轻肺水肿,减少细胞因子的表达,这种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可能与五味子乙素降低了炎症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