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企业和劳动者主体意识的增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利益冲突日益凸显,劳动争议也呈现上升趋势,且日益趋于激烈化和复杂化。同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致使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存在的缺点也显露无疑。劳动争议仲裁作为处理和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途径之一,能有效地解决劳动争议问题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更直接关系到劳动者权利能否得到救济,关系到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目前,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制仍然不成熟,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无法真正意义上实现及时、公正、妥善地处理劳动争议,实现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利益的目的。因此,如何健全和完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是本文研究的根本和出发点。 本文以劳动争议仲裁的相关理论为切入点,通过对劳动争议及劳动争议仲裁相关概念的阐释及对其类型和特点的分析,对我国劳动仲裁运行机制的缺陷及形成劳动仲裁机制缺陷的成因进行详细探讨,找出问题的所在和关键点,并以我国基层劳动争议处理机制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国外劳动仲裁制度的经验和借鉴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对我国的启示,提出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运行机制的完善策略,以期为健全和完善我国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运行机制,为劳动者提供畅通、有效的权力救济渠道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