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言三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而在汉语词语中,具有文化意义的象征词语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对外汉语教学中象征词语的研究。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使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并对学术界前人的象征词语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特别是对于象征词语的界定和分类。第二部分,以2010年出版的《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作为语料依据,从中筛选出107个象征词语,建立小型语料库,并对语料库进行专题、量化的对比研究,得出结论如下:在普及化水平和中级水平阶段,象征词语主要集中在动植物类、颜色词类、数字类等较为基础、实用的部分;而在高级和高级“附录”部分,其他类的象征词语所占的比例最大。第三部分,将安徽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使用的初、中、高级综合课教材中的象征词语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等级划分》中的象征词语做了匹配度分析,发现匹配程度不高,主要体现在:数量差异较大、种类分布不均衡等方面。第四部分,从《等级划分》中选取了30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象征词语设计问卷,以安徽大学留学生为调查对象,最终收取54份有效问卷,并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留学生的汉语象征词语的习得情况在中级及以下水平中无明显差异;而在中级以上水平中,象征词语的难度越大,习得的情况就越差。留学生学习象征词语受学习兴趣、学习途径的影响。大部分留学生会偶尔使用象征词语。最后,针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教师教学、教材选用及编写以及留学生的象征词语学习提出建议,希望能够助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