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放射学联合骨密度测量连续观察评估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修复重建颌骨缺损的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cr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在骨组织工程学领域出现了很多种新的组织工程骨支架材料修复骨缺损的研究方法,改变了治疗骨缺损的传统治疗模式。骨组织工程的核心是构建由细胞和生物材料构成的三维空间复合体,形成具有生命力的活体组织,对骨缺损进行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修复并达到永久性替代,将从根本上解决骨缺损问题。本研究应用由美国波士顿大学分子生物相容学研究室研究,中国阳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对因囊肿或肿瘤造成下颌骨缺损的志愿患者行骨缺损修复重建,并从放射学角度评价组织工程化骨重建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8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我科完成。①实验材料: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由美国波士顿大学分子生物相容学研究室研制提供,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符合科学性和伦理性原则的要求,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间在我科因囊肿或肿瘤行手术切除所致下颌骨缺损患者69例。②实验方法:实验组为41例使用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进行修复重建的志愿者,空白对照组为28例未使用支架材料的患者。③观察指标:分别于术后2、4、8、12周摄取下颌骨全景片,观察骨缺损区的新骨形成情况,并按X线分级评分、6点法和X线阻射密度测量的评分标准测评,对各组的X线评分值及阻射密度值进行t检验。结果:①一般观察:术后按常规抗感染治疗处理,除出现局部水肿均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创口均一期愈合。②X线片观察:应用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临床实验组骨缺损放射影像评分及新生骨情况在4、8、l2周显著优于未应用本支架材料的空白对照组,发现组织工程骨表现出随时间的增长,成骨量逐渐增加的特征,在6个月时,阻射静止期有骨髓重建X线像,对照组l2周时骨缺损区尚无明显骨修复现象。结论:无机活性元素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成骨和再血管化功能,且生物相容性好,提示由该支架材料诱导的组织工程化骨构建有望成为临床治疗骨组织大型缺损的有效前景,放射学检查结合骨密度测量对骨缺损重建修复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和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护理的需求不断上升,家庭医生签约制的开展将在未来带动我国家庭护理需求继续上升。本研究基于我国家庭护理稳步发展但家
辽宁锦西天然气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近日举行DMC(碳酸二甲酯)装置建成投产庆典仪式,产品达到国家标准。
对氨在三聚氰胺生产装置中反应器、精制工段、氨回收工段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指出氨虽不参加反应,但氨的作用无可替代.
目的探讨优化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绿色通道对缩短入门-球囊(DTB)时间的影响,及对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死亡率、GRACE评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
1 节省设计投资的必要性与迫切性对于工业建设来说,降低工程造价首先要从设计抓起.我国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近13万亿元,建成投产的基建、技改项目上百万个,其中大中型和限额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就诊途径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门-球(D-to-B)时间的达标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入选自2012年7月~2016
在压力容器制造中,利用钢板卷制管代替无缝钢管时,从卷制管焊缝系数方面分析了其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