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贫困是世界各国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每个国家都致力于通过反贫困摆脱这一现实,但这个过程却极其漫长曲折。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成绩却不容乐观,今后仍是我国反贫困的重点和难点。内蒙古的反贫困事业起步较晚,虽然目前已与国家步调一致,但反贫困形势依然相当严峻。本文以经济学视角构建内蒙古贫困与反贫困评估指标体系和多级模糊综合评估模型,并对其进行贫困程度与反贫困效果评估,提出深化内蒙古反贫困的对策建议。这一研究对深化和完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调整和制定反贫困战略、创新和调整反贫困模式、建立贫困和反贫困监测系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共八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从经济学视角科学地界定贫困与反贫困的内涵,构建由福利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收入分配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四个模块构成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分析框架。第三章选取美、意、日三个发达国家和印度、巴西、孟加拉三个发展中国家进行反贫困经验和启示的总结归纳,回顾中国反贫困的历程及成效并进行经验总结。第四章在贫困与反贫困评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贫困的特点构建内蒙古贫困与反贫困评估指标体系。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在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估模型的基础上,使用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对内蒙古反贫困效果和贫困程度进行评估,分析内蒙古的致贫原因及反贫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七章提出深化内蒙古反贫困的对策建议。第八章总结全文并提出研究展望。 研究表明,目前学术界对贫困和反贫困的界定没有揭示出贫困的本质和反贫困的要求,为此,应该赋予贫困和反贫困新的内涵,即以“能力”为核心,强调贫困是因“能力”低导致“缺乏”,从而被“社会排斥”;将反贫困与“减少贫困”、“扶贫”和“根除、消灭贫困”严格区分,突出对贫困群体自身发展能力提高的重视。从经济学视角构建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分析框架构成本文研究内蒙古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的完整的理论基础,该框架将为深化和完善贫困与反贫困理论提供研究思路。由于内蒙古贫困成因错综复杂,因此,构建的贫困与反贫困评估指标体系是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相应的评估模型也是多级的、综合的,通过贫困程度和反贫困效果评估揭示出内蒙古贫困的显著差异性与深化反贫困的艰巨性,提出一系列符合内蒙古实际的、科学可行的反贫困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