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IG在结肠癌模型小鼠中的抗肿瘤作用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是高发病率和致死率的恶性肿瘤之一,且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对于结直肠癌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辅以相应的化疗和放疗,虽然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这些治疗方式的限制性以及所带来的副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且5年生存率依然徘徊在50%-60%之间,效果不甚满意。所以我们迫切地需要找到一种疗效高且副作用小的结直肠癌治疗方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即IVIG,主要成分为 IgG,目前广泛应用于自身免疫病及免疫缺陷病,由于自身免疫疾病和免疫缺陷病与恶性肿瘤在病因、发病机制方面有部分共性,也许IVIG可以作为一种治疗肿瘤的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证明免疫球蛋白是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效应分子,在维护机体免疫内稳态有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给BALB/c小鼠尾静脉注射CT26细胞构建小鼠结肠癌肺转移模型。结果发现在 CT26荷瘤小鼠的治疗和预防实验中,IVIG均可以抑制肿瘤在小鼠肺脏的转移和生长,并且IVIG可以延长结肠癌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同样的,我们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证明了IVIG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将细胞阻滞在G1期,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利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发现在治疗实验组中,IgG可以使小鼠血清中 G-CSF、IL-1α、IL-16、TREM-1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同时使I-309、IP-10、JE、MCP-5、MIG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另外,在预防实验组中,BLC、C5a、TIMP-1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同时 IL-1ra、KC、M-CSF、JE、MIG、MIP-2的表达量低于对照组。我们将 IVIG进行分离纯化得到对称 IgG和非对称 IgG(Fab糖基化IgG)后进行动物治疗实验,发现IVIG和对称IgG均能抑制小鼠结肠癌在肺脏的转移和生长,其中对称 IgG的效果最显著,而非对称IgG则显示没有抗肿瘤效果。综上所述,我们的实验结果说明IVIG在体内和体外均对肿瘤有抑制作用,而对称IgG在IVIG的抗肿瘤效应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疾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的76个国家及地区,我国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2009年,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基因组草图公布,为实现世界范
背景及目的:现有对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研究主要是通过M.tb的自身成分或其分泌成分刺激诱导不同免疫细胞(DC细胞、γδT细胞等)来研究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