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鸡HS1系生长发育规律及骨骼肌生长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lil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鸡骨骼肌肌纤维生长发育规律与肉质性状密切相关,特别是肌纤维类型、直径和密度与肉品质有显著的关联。鸡肌纤维数量在胚胎期已经确定,在肌纤维生长发育过程中,Pax家族和MRFs家族对肌细胞的增殖、分化起关键作用,而IGF-1与肌细胞的肥大有密切关系,这些基因被认为是影响肌纤维特性的候选基因。本研究以优质肉鸡HS1系为试验材料,快大型肉鸡艾拔益加鸡(AA肉鸡)为对照,对鸡个体生长发育和肌肉组织学特性及肌纤维的发育规律进行比较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IGF-1、MyoD、MyoG、Pax3和Pax7基因在HS1和AA肉鸡的胸肌、腿肌中的表达规律,分析了基因表达量和体重、胸肌重、腿肌重以及肌纤维直径的相关性。试验结果如下:1.对HS1和AA肉鸡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HS1的活重、胸肌重和腿肌重都小于AA鸡(P<0.05)。对HS1和AA肉鸡1d、7d、49d、70d的胸、腿肌肌纤维表型值进行了测定及统计分析,结果表明:AA和HS1的胸、腿肌肌纤维直径都是随日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加,密度的生长规律则相反。两群体的胸、腿肌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在49d和70d肌纤维直径是AA大于HS1,而密度相反(P<0.05)。2.IGF-1、MyoD、MyoG、Pax3和Pax7基因在AA和HS1的胸、腿肌1d、7d、28d、49d、70d中的表达规律为:IGF-1的表达量在AA和HS1的胸、腿肌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均为“上升—下降”;MyoD在AA和HS 1胸肌中的表达变化规律相同均为“上升—下降”,而在AA和HS1腿肌中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减少。MyoG在AA和HS1的胸、腿肌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均为“上升—下降”。Pax3在AA胸肌和腿肌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均为“下降—上升—下降”。Pax7基因在AA和HS1的胸肌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均为“下降—上升—下降”。AA和HS1的腿肌中Pax7表达趋势也较为一致,都是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少。AA肉鸡的胸、腿肌组织中IGF-1、MyoD、MyoG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HS1(P<0.05)。AA和HS1的胸、腿肌中各基因的表达高峰主要集中在7d和28d这两个时间点。3.通过基因和体重、胸肌重、腿肌重以及肌纤维直径的相关性分析可知,AA胸肌中IGF-1的表达量和体重、胸肌重、胸肌肌纤维直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AA胸、腿肌和HS1腿肌中MyoD的表达量和体重、胸肌重、腿肌重、肌纤维直径呈显著负相关(P<0.05),HS1胸肌中MyoD的表达量和体重、胸肌重都呈显著负相关(P<0.05)。AA胸、腿肌和HS1腿肌中MyoG的表达量和体重、胸肌重、腿肌重、肌纤维直径都显著负相关(P<0.05)。HS1胸肌中MyoG的表达量和体重、胸肌重都呈显著负相关(P<0.05)。AA胸肌中Pax3的表达量和胸肌重显著负相关(P<0.05)。HS1胸肌中Pax3的表达量和体重、胸肌重、胸肌肌纤维直径都呈显著负相关(P<0.05)。AA胸、腿肌和HS1胸、腿肌中Pax7的表达量和体重、胸肌重、腿肌重、肌纤维直径的都呈显著负相关(P<0.05)。
其他文献
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是一种新型的营养添加剂,具有良好的生化稳定性及较高的生物学效价。氨基酸螯合物的传统合成方法是采用液相体系合成,其工艺周期长、废液污染多。利用微波
本研究通过饲养、消化、体外产气和瘤胃代谢试验,来评定豆秸营养价值并测定氨化和微生物处理对豆秸营养价值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我省豆秸资源提供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试验分六
本研究对影响牦牛种间杂交早期胚胎体外生产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了探索,初步建立了牦牛种间杂交早期胚胎体外发育体系,为探索异种配子受精的发育过程及犏牛受胎率低、流产率高
传统的胚胎移植中人们采用的是对供体进行超排处理,对受体进行同期处理后再对发情的受体逐个进行移植的程序。这样不仅发情鉴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劳力而且对母畜要求有更高的
由于特殊的进化地位、独特的侵染方式,以及对人和重要经济动物的致病性等,微孢子虫被科研人员广泛研究和关注。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Nb)是最先被命名的一种微孢子虫,它
本试验是研究吡啶-2-羧酸铜的合成,化学结构的表征和某些生物学的功能,目的是减少猪饲料中铜的添加剂量和减少粪便中铜的排放,为开发安全、高效的铜源提供理论依据。具体内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