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仁-大黄药对活血化瘀配比规律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活血化瘀药对桃仁-大黄为研究对象,筛选其活血化瘀的最佳配比,并探讨其相关的物质基础。  方法:通过《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有桃仁-大黄药对所有方剂的大黄与桃仁的配比、功效主治、方剂类型等进行数据挖掘。以药效学方法筛选桃仁-大黄药对最佳配比;采用冰水浴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复制大鼠的急性寒凝血瘀模型,采用均匀设计法给予不同配比(0:1、1:5、2:5、2:3、1:1、3:2、5:2、5:1、1:0)的桃仁-大黄药对21天,测定其对凝血及血液流变学等各指标的影响;采用间隔24小时两次大鼠尾静脉注射内毒素脂多糖制备瘀热证大鼠模型,给予不同配比的桃仁-大黄药对干预30天,测定凝血、体温变化、血液流变学;肝脏、肾脏、睾丸(卵巢)指数等指标;用HPLC法分析不同配比桃仁-大黄药对中大黄主要化学成分:以均匀法设置不同配比的7个桃仁-大黄药对(1:5;2:5;2:3;1:1;3:2;5:2;5:1),同时设置大黄对照组,测定不同配比药对中没食子酸,(+)-儿茶素,番泻苷B,蒽醌类(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酚-1-O-葡萄糖苷,大黄素-8-O-葡萄糖苷)的量,分析不同配比的桃仁-大黄药对大黄中10种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  结果:  (1)《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桃仁-大黄药对的方剂141首,配伍比例在1:4至12:1之间,在方剂中主要体现活血化瘀作用的配比范围集中在3:2至2:3之间,且配比频率出现最高的是1:1。(2)桃仁-大黄药对在寒凝血瘀动物模型下,配比为2:3、1:1、3:2时均可降低大鼠高、中、低切下的全血粘,并同时降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酶含量并且改变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桃仁-大黄(1:1)剂量组改善极显著性(p<0.01)。(3)桃仁-大黄药对在瘀热证动物模型下,2:3高剂量组,1:1高、低剂量组,3:2高剂量组均可降低大鼠高、中、低切下的全血粘度,并同时降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酶含量,并且改变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桃仁-大黄(1:1)高剂量组改善改善极显著性(p<0.01)。各组大鼠的脏器指数无明显差异。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的平均体温Δ值明显增大(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2:3低剂量组和3:2低剂量组,各给药剂量组的平均体温Δ值均明显减小(P<0.01, P<0.05)。其中以桃仁-大黄(1:1)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1)。(4)与大黄对照组比较,(1:5;2:5;2:3)样品中随着大黄比例的升高,大黄中的没食子酸、(+)儿茶素、蒽醌类含量升高,番泻苷B含量降低;(3:2;5:2;5:1)样品中随着大黄比例的升高,大黄中的没食子酸、(+)儿茶素、番泻苷B、蒽醌类含量升高;1:1样品中大黄的蒽醌类、鞣质类化学成分总含量最低。  结论:  通过对桃仁-大黄药对历代文献、两种致瘀模型不同配比药效学结果,及十种有效成分含量变化,药效学指标与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筛选出桃仁-大黄药对最佳配伍比范围,且与传统处方用药配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从而证实了桃仁-大黄配伍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其中桃仁-大黄配比在1:1时,活血化瘀作用最明显,不同配比的桃仁-大黄药对物质基础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印证了桃仁-大黄药对功效的差异性。该研究有利于桃仁-大黄药对对相关证∕病治疗和解释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依据,并为桃仁-大黄组方规律研究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
其他文献
目的:内源性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2S)可参与多种系统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并且在部分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乳腺癌作为女性的高发性肿瘤,有关硫化氢报道甚少。因
摘要:解题的“再回首”是对解题活动的反思,是对解题活动的深层次再思考,是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从三个方面出发,探讨如何引导学生在解题前、解题中、解题后进行反思,从而深化问题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培养学生树立解题反思的意识,提升数学解题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解题;反思;解题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把“反思”这一教学理念提到了应有的高度:“评价应关注学生能否不断反思自己的数学学习过程,并
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从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需要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与任务,
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学习简单的知识能力,做好初步生活准备的过程。我国的教育历史悠久,从先秦至今,我国教育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与创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对于学生理性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越来越重视。“互学互动”教学模式是新课程环境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文首先对“互学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进行分析,然后进一步分析了“互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当中的运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互学互动;教学模式;初中数学  新课程改革的
基于建设数学教育理论,本文以新课程为标准参考,从教师自己理解到谈论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uilding mathematics ed
如今,新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最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中,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得到了提高。但是,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存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