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微血管性心绞痛(Microvascular angina,MVA)患者血浆中内皮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EMP)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后MVA患者症状缓解及EMP表达水平变化。
方法:选取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之间,以“胸痛”为主诉首次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同意参加本项目研究并符合入选条件的冠脉造影患者共240例,分为4组:微血管性心绞痛组(MVA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6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NSTEMI组)60例,同期住院年龄相匹配冠脉造影检查无明显异常(主要血管狭窄<50%)且运动平板试验结果为阴性者60例(对照组)。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①第一部分:记录所有入选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病史、饮酒及吸烟史、服药史等一般情况。搜集入选者住院期间血常规、D-dimer、纤维蛋白原(Fbg)、心肌标志物、NT-proBNP、肝生化、肾功、血脂、尿酸、空腹血糖(FBG)、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基本资料。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EMP表达水平。研究MVA组和其它三组病人之间EMP表达水平的差异,进行各指标间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②第二部分:针对60例MVA组病人,随机均分为单硝酸异山梨酯组(30例)及尼可地尔组(30例)治疗,随访1月。记录随访患者hs-CRP结果。再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EMP表达水平。使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内皮素(ET-1)浓度。用西雅图量表-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SAQ-AF)评判病人心绞痛发作情况。观察比较不同药物治疗后EMP、ET-1、hs-CRP水平及SAQ-AF评分变化。研究中所有数据用SPSS Statistics25.0软件分析,将P<0.05视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MVA组病人血浆EM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VA组病人EMP表达水平均低于UA组、NSTEMI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Spearmen相关性分析:EMP表达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r=0.517,P<0.01),EMP表达水平与HCY呈正相关(r=0.253,P<0.01),EMP表达水平与FBG呈正相关(r=0.363,P<0.01)。
3.二元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EMP、hs-CRP、Fbg、HCY、FBG水平影响MVA的发生。
4.MVA组中EMP、hs-CRP、FBG、HCY、Fbg五项指标在ROC曲线中的AUC值分别为EMP:0.892;hs-CRP:0.708;FBG:0.663;HCY:0.636;Fbg:0.617。
5.MVA组患者药物治疗后EMP、ET-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且尼可地尔组病人EMP、ET-1水平下降幅度较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MVA、UA、NSTEMI患者血浆中EMP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EMP的高表达增加了MVA发生的可能性。
2.尼可地尔缓解MVA患者症状可能与外周血ET-1和EMP的降低有关,其可能通过改善MV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发挥作用,且该作用强于单硝酸异山梨酯。
方法:选取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之间,以“胸痛”为主诉首次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同意参加本项目研究并符合入选条件的冠脉造影患者共240例,分为4组:微血管性心绞痛组(MVA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6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NSTEMI组)60例,同期住院年龄相匹配冠脉造影检查无明显异常(主要血管狭窄<50%)且运动平板试验结果为阴性者60例(对照组)。本研究包括两个部分:①第一部分:记录所有入选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及高血压病病史、饮酒及吸烟史、服药史等一般情况。搜集入选者住院期间血常规、D-dimer、纤维蛋白原(Fbg)、心肌标志物、NT-proBNP、肝生化、肾功、血脂、尿酸、空腹血糖(FBG)、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基本资料。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EMP表达水平。研究MVA组和其它三组病人之间EMP表达水平的差异,进行各指标间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②第二部分:针对60例MVA组病人,随机均分为单硝酸异山梨酯组(30例)及尼可地尔组(30例)治疗,随访1月。记录随访患者hs-CRP结果。再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浆EMP表达水平。使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内皮素(ET-1)浓度。用西雅图量表-心绞痛发作情况评分(SAQ-AF)评判病人心绞痛发作情况。观察比较不同药物治疗后EMP、ET-1、hs-CRP水平及SAQ-AF评分变化。研究中所有数据用SPSS Statistics25.0软件分析,将P<0.05视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MVA组病人血浆EM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MVA组病人EMP表达水平均低于UA组、NSTEMI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Spearmen相关性分析:EMP表达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r=0.517,P<0.01),EMP表达水平与HCY呈正相关(r=0.253,P<0.01),EMP表达水平与FBG呈正相关(r=0.363,P<0.01)。
3.二元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EMP、hs-CRP、Fbg、HCY、FBG水平影响MVA的发生。
4.MVA组中EMP、hs-CRP、FBG、HCY、Fbg五项指标在ROC曲线中的AUC值分别为EMP:0.892;hs-CRP:0.708;FBG:0.663;HCY:0.636;Fbg:0.617。
5.MVA组患者药物治疗后EMP、ET-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且尼可地尔组病人EMP、ET-1水平下降幅度较单硝酸异山梨酯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MVA、UA、NSTEMI患者血浆中EMP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EMP的高表达增加了MVA发生的可能性。
2.尼可地尔缓解MVA患者症状可能与外周血ET-1和EMP的降低有关,其可能通过改善MVA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发挥作用,且该作用强于单硝酸异山梨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