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在激波诱导下稳定性问题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ac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属于工程力学研究领域,课题源于自然科学基金《收敛激波与火焰作用对燃烧转爆轰的强化机制》中的一部分,分别从实验、理论和数值模拟三个方面对激波诱导下火焰的稳定性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 在长9.4米,内径32毫米的卧式激波管上,进行了激波与火焰相互作用界面稳定性的实验研究。利用YA—16多闪光高速照相机拍摄该过程的清晰照片,详细讨论了火焰在激波和波后流场作用下失稳、变形和破碎的全过程。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性地讨论了两种不相混的流体之间交界面上小扰动引起的Rayleigh-Taylor和Kelvin-Helmholtz不稳定是否发展的问题,讨论了流体的物理性质对两种不稳定的影响。介绍了界面不稳定性的五个发展阶段,着重讨论了界面不稳定的非线性发展阶段。 基于带化学反应的Navier-Stokes方程和有关的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数据,利用改进的VLS格式,对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火焰不稳定性和漩涡生成机理。计算结果表明,激波掠过火团时,分叉形成λ波;前引激波在火团内透射并在轴线处碰撞形成Mach杆,进而逐渐发展为球形激波;火焰在激波作用下先后出现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和Helmholtz不稳定,火焰逐渐变形以致破碎;燃烧速率因此剧增。不同激波马赫数和不同初始组分对激波导致火焰失稳的影响方式不同,结果表明激波马赫数的增加会促进火焰的变形、膨胀,而随着初始混合气中CH4和O2的增加火焰燃烧加剧乃至有向爆轰状态发展的趋势。 计算结果与实验现象相吻合表明:本文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脉动流强化传热思想和电场强化传热思想,创造性的提出了“脉动流/电场混合强化传热”的技术研究思想,这种混合强化传热思路新颖,有望开辟强化传热的新领域,对于现代工业
【摘要】作为最受欢迎的引入项目之一,瑜伽运动越来越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在年轻一族中的普及率也十分高。尤其是引入高校教学系统后,瑜伽运动吸引了大学生的关注,成为大学生热议的话题。瑜伽练习和其他传统运动存在着显著的区别,通过瑜伽运动,大学生能够实现全身心的锻炼,既能培养崇高的心性,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大学生进行其他体育运动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为大学生参与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身体保证。为了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