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不但能思考过去和现在的事情,也能对以后的事情进行思考、规划,心理学将后者称为未来取向。近年来未来取向逐渐成为应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很多研究者就未来取向的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和发展机制在不同年龄群体做了大量研究,并取得较为一致的结论。而我国对青少年未来取向的研究刚刚起步,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青少年,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的研究还属空白。对不同民族青少年未来取向发展的跨文化研究更是比较匮乏的。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族、汉族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蒙古族和汉族青少年在未来取向发展状况是否因民族而有差异,未来取向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特点是否因为民族而有差异,然后又探讨了价值观、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未来取向的关系,最后对蒙汉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差异比较。本文通过问卷法,采用青少年未来取向量表、价值观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和自尊自测问卷作为测量工具,以982名蒙汉族青少年为被试,探讨了人口学变量、价值观、父母教养方式和自尊对未来取向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1)青少年未来取向问卷适合蒙古族青少年,并且蒙汉青少年在未来取向问卷上差异不显著。(2)蒙汉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发展存在人口学变量差异,并且蒙古族、汉族青少年未来取向发展状况存在差异。(3)蒙汉青少年价值观、父母教养方式、自尊的发展存在显著人口学变量差异,并且蒙古族、汉族青少年的发展状况存在差异。(4)蒙汉青少年价值观、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和未来取向发展存在显著相关,并且对未来取向都有影响,蒙古族、汉族青少年未来取向的影响因素有所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