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应急监测的河道污染源追踪定位方法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62980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体污染源的追踪与定位是水质监测的重要手段,快速、可靠的污染源定位方法结合便捷、高效的移动水质监测设备能够在常规排污控制、突发性水体污染事故治理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可作为有关部门整治污染来源、提升受污水质、改善水体环境的重要手段。本文设计开发移动水质监测平台,提出一种河道污染源追踪定位方法,重点研究追踪定位过程中的方向策略、步长策略以及每个步长的运动路径规划方法。方法的整体性能分别在仿真环境和实验环境中得到验证。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为:(1)结合自然河道污染物扩散模型特点提出一种边界约束条件下的河道污染源追踪定位方法。方法在行为规划法和浓度梯度法的基础上,做改进和完善,并加入边界处理方法以适应实际河道的复杂环境。在河道污染物二维扩散仿真环境中,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同时与现有的两种经典方法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适用性、定位效率、定位精度等方面都有较优的性能.(2)针对实际河道存在边界且可能存在障碍物的特点,提出污染源追踪定位过程中解决避障问题的运动路径规划方法。方法以标准遗传算法为基础,改进编码方式、初始种群产生方式、评价函数选择、交叉和变异方式,并加入了插入算子和路径平滑优化方法。将运动路径规划方法和污染源追踪定位方法在带有障碍物的河道污染物二维扩散仿真环境中做验证,结果表明,过程中的每个步长都能找到避开障碍物的安全最短运动路径。(3)结合移动水质监测技术,设计开发了河道水质扩散模拟系统实验平台。该平台可以模拟污染物的不同排放位置、不同排放量、环境中有无障碍物等多种实验场景。论文设计实验方案验证本文所提方法,通过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分析指出所提方法的性能优势和待改进之处,也提出了后续工作的开展方向。(4)设计开发了面向应急监测的移动水质监测平台作为河道污染源追踪定位的执行载体,包含移动水质监测船、远程监控中心、手持遥控器三部分。平台具有实时定位监控(差分GPS定位)、自主航行、立体采取水样、水质参数在线测量、无线控制与数据传输五大基本功能。平台在钱塘江进行了多次试运行并开展了初步的应急监测实验。
其他文献
背景股骨头坏死是一种骨科常见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各种学说的共同点是,不同病因造成的股骨头血供障碍是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病理机制。股骨头坏死的治
<正>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低电阻率油层或高电阻率水层非常普遍,这就需要更多地依靠地层的介电特性来区分油水层(而不能仅用电阻特性)。在这种情况下,深入认识地层岩石的
会议
目的通过开展居民健康素养调查,了解浙江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掌握居民健康素养动态。方法 2012年8—12月,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抽取全省8个县(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在“停课不停学”背景下,线上教学作为新型的教育方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针对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情况与疫情后教学改革工作进行了一次开放性的问卷调研,进而对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了一些反思和探索。后疫情时代,我们要反思对教育的期待,从而更加理性深入地追寻教育的本质,改革我们的教学方式,从而为开展更好更高效的教学工作服务。  关键词
以红肉火龙果(Hylocereus polyrhizus)果实为材料,克隆得到HpNAC1基因,研究该基因的荧光定量、亚细胞定位、转录活性及其对下游靶基因的调控能力,揭示其在火龙果生长发育过程
洪溪村从一个昔日的“上访村”、“问题村”、经济薄弱村转变为如今的一个富裕和谐村,主要是强组织使乡村善治有灵魂、强经济使乡村善治有基础、强制度使乡村善治有规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