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体质与可干预生理学危险因素的相关研究,为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脑病科和康复科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收集的15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可干预生理学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病、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心房颤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inemia,HHcy)、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并进行王琦九种体质类型判定,及记录检查结果、检验结果等,最后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结果1.本研究收集的15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文化程度上小学及中学例数较高。在可干预生理学危险因素方面,本研究中高血压126例,糖尿病55例,颈动脉粥样硬化118例,HHcy32例,高脂血症60例,心房颤动23例,高尿酸血症35例。在可干预生理学危险因素与不同性别的比较方面,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及HHcy比女性患者更常见(P<0.05或P<0.01)。2.在王琦九种体质分类判定方面,本研究中痰湿质40例(26.7%),气虚质39例(26%),阴虚质31例(20.7%),湿热质11例(7.3%),阳虚质10例(6.7%),气郁质9例(6%),血瘀质9例(6%),特禀质1例(0.7%),平和质0例。中医体质(除平和质外)在不同性别之间的分布无差异(P>0.05)。在胆固醇中痰湿质与气虚质、痰湿质与阴虚质分布有差异(P<0.05),在低密度脂蛋白中痰湿质与阴虚质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3.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与可干预生理学危险因素之间的单因素分析方面,本研究中气虚质与高尿酸血症有密切相关(P<0.05,OR=3.37)、阴虚质与糖尿病有密切相关(P<0.05,OR=5.59)。余体质类型与可干预生理学危险因素无相关(P>0.05)。4.在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与可干预生理学危险因素的多因素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方面,本研究中气虚质与高尿酸血症呈正相关(P<0.05,CR=3.49,95%CI(1.466,8.307));阴虚质与糖尿病呈正相关(P<0.05,OR=3.103,95%CI(1.260,7.641))。结论1.缺血性中风在体质类型上有偏倚,以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三种较为常见,对体质类型的辨识可能有助于指导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同时,除平和质外其他八种体质在不同性别之间分布无差异。另从这三种体质类型的生化指标分布情况看,在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中痰湿质、气虚质、阴虚质分布有差异。2.在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体质与可干预生理学危险因素存在相关性,不同体质类型的可干预生理学危险因素有所不同,气虚质与高尿酸血症、阴虚质与糖尿病有密切相关,临床上通过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体质辨识可能为存在的可干预生理学危险因素提供参考及指导缺血性中风复发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