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meta分析手段,对现有的文献报道进行整理汇总,旨在评价序贯疗法(Sequential therapy,SEQ)与标准三联疗法(Standard triple therapy,STT)对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检索方式为计算机检索与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范围:(1)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 Library,1984-2017.12);(2)Pubmed数据库(1966-2017.12);(3)Embase光盘数据库(1974-2017.12);(4)ISI数据库(Web of Science,1990-2017.12);(5)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1978-2017.12);(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44-2017.12);(7)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7.12);(8)万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Wangfang Data,1940-2017.12)。各数据库之间进行交叉检索,尽可能全面的检索相关文献,避免出现遗漏。手工检索的内容包括各类医学核心期刊等相关报道。严格遵循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原则,对纳入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详细阅读和筛选,对最终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与整理汇总,运用Cochrane协作网的meta分析软件Review manager 5.3进行分析,二分类变量合并的效应量采用风险差异(Risk difference,RD),各文献的异质性检验采用的是卡方检验,模型方面根据异质性差异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本研究的主要评价指标包括:(1)根除率;(2)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于次要评价指标,我们主要采用的亚组分析方法进行,包括:(1)临床有效率;(2)地理区域差异;(3)发表时间差异;(4)STT疗程长短差异;(5)参与者健康状况差异;(6)硝基咪唑类型差异。结果:文献纳入结果:通过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的原则进行文献筛选,最终纳入标准文献28篇,总计参与者3374名,Hp患者的平均年龄大约在8岁,其中男孩大约占58.4%。10天SEQ与7天STT的研究有5篇;10天SEQ与10天STT的研究有24篇;10天SEQ与14天STT的研究有4篇;14天SEQ与7天STT的研究有1篇;其中10天SEQ与10天铋剂四联疗法的研究有1篇;10/14天SEQ联合益生菌与10/14天STT联合益生菌的研究有1篇;10天SEQ包含呋喃唑酮与10天STT的研究有1篇。所有纳入的文献中所涉及的SEQ采用“前5天使用阿莫西林+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后5天使用克拉霉素+PPI+甲硝唑”总共有10篇;其中SEQ采用“前5天使用阿莫西林+PPI,后5天使用克拉霉素+PPI+替硝唑”有17篇;STT采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PPI”共有22篇;STT采用“甲硝唑+克拉霉素+PPI”共有2篇。Meta分析结果:主要结局指标:(1)SEQ比STT表现出更好Hp根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16,95%CI:0.13-0.19),倒漏斗图基本对称,表明发表偏倚得到较好的控制;(2)SEQ与STT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0.00,95%CI:-0.03-0.03),倒漏斗图基本对称,表明发表偏倚得到较好的控制。次要结局指标:(1)SEQ比STT表现出更好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12,95%CI:0.08-0.15);(2)中国地区SEQ的Hp根除效果相比STT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16,95%CI:0.12-0.19);国外地区(主要是欧洲地区)SEQ的Hp根除效果相比STT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16,95%CI:0.09-0.23);(3)2012年之前SEQ比STT表现出更好的根除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07,95%CI:0.01-0.12);2012年及2012年之后,SEQ比STT表现出更好的根除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17,95%CI:0.14-0.21);(4)SEQ比7天STT表现出更好的根除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14,95%CI:0.06-0.21);SEQ比10天STT表现出更好的根除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18,95%CI:0.14-0.21);SEQ与14天STT的根除效果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0.02,95%CI:-0.05-0.09);(5)NUD的SEQ比STT表现出更好的根除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15,95%CI:0.11-0.20);PUD的SEQ比STT表现出更好的根除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19,95%CI:0.13-0.24);(6)使用甲硝唑的SEQ比STT表现出更好的根除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14,95%CI:0.10-0.18);使用替硝唑的SEQ比STT表现出更好的根除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D=0.11,95%CI:0.13-0.21)。本研究所有纳入的文献均为RCTs研究,其中有21.4%文献未交代清楚随机分配方案的产生过程;仅有11.3%研究文献对结果评定实施盲法;大部分文献未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9.8%的文献未对不完整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报告,故本研究存在着测量性与实施性偏移等偏移风险。结论:(1)本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SEQ比STT有更好的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2)本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SEQ与STT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