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遗址病害分析及加固与工艺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uf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遗址是文化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文物保护中不可移动文物的范畴。由于土壤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土遗址经历千百年,雨水,风沙以及易溶盐的损坏,许多土遗址已经悄然消失。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土遗址,但多数已经遭到人为或者自然的破坏。石峁遗址位于陕北地区神木县附近,地处于西北地区,北与内蒙古相接,东与陕西隔河相望,南与延安地区相邻,2012年,考古队发掘了石峁遗址东门城址,东门城址主要由瓮城、外城墙、门塾、马面等几个区域组成,气势宏伟,波澜壮丽。部分区域出土了大量的玉器,根据考古发现石峁遗址大致建于4300年前,属于龙山文化晚期至厦代遗迹。但因地理位置原因,长期暴露在山顶环境,在恶劣环境影响下发生了诸多病害。本文针对石峁遗址展开研究,对石峁遗址周边环境和病害进行了调研,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之后通过对比加固材料的性能,探究加固工艺,整理出一套适宜石峁遗址的加固方法。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方面开展研究:1、通过大量文献的查询,综述了土遗址的类型及代表、土遗址的组成、土遗址的常见病害、土遗址加固材料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进展情况。2、对石峁遗址进行简单的概况并调查了当地气候。3、通过对石峁遗址的病害调研和对遗址土试样的各项理化性能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测试,得出石峁遗址产生病害的原因。4、通过对遗址主要病害分析,比较TEOS、水玻璃、雷玛仕、CB材料等加固材料在石峁遗址土质上保护的一系列系统评价效果,通过对遗址土体重量的变化、色差变化、透气性能测试、、耐崩解性能测试、耐风蚀性能测试、抗压强度性能测试、干湿-冻融循环测试、透气性能测试等进行了非原位分析测试,筛选出合适的CB加固材料进行加固。5、筛选出CB材料作为加固材料,又继续进行了加固工艺的研究。采用包裹法新型的加固工艺对石峁土遗址加固后的试样进行性能测试,符合文物保护原则,进行现场局部本体加固。
其他文献
红木家具作为我国传统家具产业典型代表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和收藏.本文主要从红木家具的传承与创新两方面展开研究,重点阐述了红
苏童作为中国当代文学领域中的重要作家,其作品在“先锋”、“新历史”、“新写实”等创作潮流中自由穿梭,已有不少作品为人喜爱并拍成影视作品广为流传。本文从苏童“红粉”系
期刊
碾子坪大桥为厦门至成都公路贵州境内的一座特大桥。该连续刚构桥墩高达114 m,其0#块的设计关系到整个桥梁的施工进程及质量。文章对比了现在常用的几种连续刚构桥0#块施工支
医药、锂电池隔膜等行业产生的含氯有机气体的无组织排放,已经威胁到了人体生命健康和生物生态环境。传统的活性碳纤维吸附等技术,存在吸附容量低以及不可避免的二次污染和废
摘要:过去十年沉淀,未来十年绽放  关键词:十年;指尖翻转;编织;发生;路漫漫其修远兮  中图分类号:DF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9-0197-01  过去十年沉淀,未来十年绽放。  对于我妈妈来说,我经过了十年却还是那个每天晚上睡前还要和她抱一抱,在她怀里诉说着一天的心情的小姑娘;对于老师来说,十年之后,我已经从小学生成了再次背着书包踏进教室信心满满的高中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