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盐酸关附甲素(GFA)和盐酸普罗帕酮在终止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中的作用的对比分析,评价盐酸关附甲素对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盐酸关附甲素治疗组41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42.10±16.62)岁;盐酸普罗帕酮对照组41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5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3.60±16.78)岁。治疗组给予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4mg/kg静脉推注,注射时间5 min。若第一剂无效,可在15 min后给予第二剂,剂量和方法同第一剂。对照组给予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1mg/kg静脉推注,5min推完,如无效,15min后重复以上剂量,观察30min。观察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终止情况,并记录用药前后心电图各间期(P波间期、P-R、QRS、Q-T间期)、旁路逆传恢复时间、旁路逆传不应期、A-H问期、H-V问期以及心率、血压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①盐酸关附甲素(GFA)治疗组总有效率87.8%,盐酸普罗帕酮对照组总有效率6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②用药后平均转律时间两组分别为(8.16±3.12)和(9.03±4.03)min,组间比效无显著差异(P>0.05)。③GFA组和普罗帕酮组均可延长P波间期和P-R间期(P<0.05),而对QRS间期及Q-T问期无影响(P>0.05)。④GFA组和普罗帕酮组旁路逆传恢复时间分别为(36.6±9.7)和(19.2±7.3)min,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⑤两组患者用药后旁路逆传不应期均较用药前明显延长(P<0.05)。⑥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血压均无明显影响(P>0.05)。⑦GFA对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终止部位:16.6%阻滞在交界区前传,83.4%阻滞在旁路逆传。⑧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GFA组的不良反应3例(7.3%),1例表现为出冷汗、头晕、乏力,1例出现口、唇、舌发麻,1例出现恶心,经观察30min后自行好转、消失;普罗帕酮对照组不良反应4例(9.7%),2例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消化道反应,1例出现头晕、乏力,均未作特殊处理,观察10~30min后自行好转。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盐酸关附甲素终止阵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有显著疗效,且副作用少,其疗效优于普罗帕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