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人类面临的粮食危机日益严重,而对于拥有世界人口近六分之一的我国,危机显得尤为明显,导致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寻找一个快速有效解决人地矛盾的途径势在必行。而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它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贯彻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耕地后备资源作为耕地的重要补充来源,它的开发于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了耕地现状和耕地后备资源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理论基础和评价体系的构建。并以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为例,对现有的耕地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耕地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结合特尔菲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同时运用ArcGIS的3D分析、空间分析、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等功能提取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的指标信息,并对指标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其开发潜力,最后利用综合指数法对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进行计算和综合评价,得出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的总量、类型、潜力等级和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1)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为415.25 hm~2,主要分布在光辉乡、代市镇和护安镇;(2)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主要由裸地、内陆滩涂和其他草地构成,分别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量的46.25%、49.96%、3.79%;(3)前锋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潜力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级面积198.56 hm~2,二级面积160.21hm~2,三级面积56.48 hm~2;(4)在前锋区不同类型耕地后备资源的3个等级中:裸地的三个等级面积分别是:72.18 hm~2,69.91 hm~2,49.97 hm~2;内陆滩涂的三个等级面积分别是:122.79 hm~2,82.92 hm~2,1.76 hm~2;其他草地的三个等级面积分别是:3.59 hm~2,7.38 hm~2,4.75 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