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与独立的文化向度--论扬州刺绣与绘画的关系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xinguo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扬州刺绣以仿古山水绣与水墨写意绣闻名遐迩,这是其以传统日用品为主旋律向以艺术欣赏品为主题发展的华丽转身。在此种发展过程中,扬州刺绣与绘画之间存在着何种变迁关系?这种关系变迁的形式和本质是什么?  本文试图通过对扬州传统刺绣图式和工艺的解读,并与当代扬州画绣的图式做比对,分析传统与当代的扬州刺绣分别与绘画之间存在的关系;在探析的过程中客观地记录、整理当代扬州刺绣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诠释绘画作品的工艺流程,并描述其在模仿依附绘画过程中工艺所产生的具体变化,探讨这些变化对刺绣的文化遗产本真性的文化意义。  通过分析扬州刺绣与绘画之间的关系变迁,发现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语境的扬州传统刺绣有着工艺美术的原生性,其图式有着自身的刺绣工艺语言,通常存在着一定社会功能性、寓意性与符号性本质,尽管与绘画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本质上具有相对功能独立性,可谓是独立于绘画的手工民俗日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工艺的流变,传统刺绣市场的缩小,扬州刺绣逐渐走向艺术欣赏品的发展道路,将绘画作品用针线演绎成刺绣作品,成为一种完全依附于绘画作品的新形式。继而揭示当代扬州刺绣依附绘画是一种社会必然,也是工艺异化的现象,正是此种异化,延续了扬州刺绣从传统走向现代的生命力;在非遗语境下,扬州刺绣的图式与工艺在模仿绘画的过程中有利弊纠葛;这实质也是对自身图式创新的一种漠视,扬州刺绣工艺仍需进行图式与针法的双重创造,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站稳脚跟。
其他文献
数千年的历史变革造就了中国工笔人物画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无数工笔人物画家投身于绘画艺术的探索与发展之中,使当今中国工笔人物画屹立于世界艺林之中并拥有重要的地位和
清代是传统诗歌创作的重要时期,有关书法的诗歌在此时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发展。当代学者对论书诗也较为关注,本文正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对清代中期论书诗展开较为全面的研究,探
期刊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现如今在全世界影响比较广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引进中国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教育理念的转变,奥尔夫音乐教育在中国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