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地生态服务价值的南昌市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兼论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LUCC与生态服务价值理论,通过灰色系统动态GM(1,1)模型预测南昌市土地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南昌市土地利用变化所造成的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以下简称“生态损失”)。同时,运用线性规划法建立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型,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的不合理部分进行适当修订,提出了土地生态服务价值最大化的南昌市土地利用方案。   通过LUCC预测分析,得出近年来建设用地增加和农用地减少呈加快发展趋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每年以2.89%的速度增加:交通运输用地面积每年以2.72%的速度增加;园地面积以每年0.63%的速度减少;耕地面积以每年0.43%的速度减少;其它农用地面积以每年0.20%的速度减少;林地面积以每年0.15%的速度减少。   将LUCC预测结果与规划进行比较,发现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甚至超过按传统发展模式的预测结果,而作为土地生态服务价值量最高的天然湿地,其规划面积的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生态效益,加大了生态损失。   以2006年为基准年,通过土地生态服务价值估算,南昌市2015年预测生态损失为21852.04万元,2015年规划生态损失更高达89900.64万元,计算结果表明一方面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造成生态损失;另一方面规划不仅没有发挥减少土地生态损失的作用,反而加大了损失量,应予以重新考虑,并结合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进行适当修订。   通过规划与预测生态损失比较分析,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等因素,得出规划需要重新修订的土地利用类型有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天然湿地,尤其是天然湿地应作为规划修订的重点,同时保留预测、规划中合理部分作为优化配置模型的约束条件。   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南昌市2015年优化配置方案的生态损失为-4160.71万元,比同年GM(1,1)预测生态损失减少了26012.75万元,更比同年规划生态损失减少94051.35万元,说明优化配置方案不仅有利于生态损失的减少,而且弥补了近年来累积的生态损失,并产生了一定的生态效益,为南昌市土地利用总体修编提供了依据。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高速发展,电气自动控制水平也得到一定提升,人工智能技术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实现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在论述人工智能技术概念、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蓬勃发展,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也更受各界重视。我国每年都会新增大量刑释解教人员,若这些人无法在回归社会后得到妥善安置,就存在重新犯罪的可能,成为影响
摘 要:道路和桥梁是国民经济的运行纽带,各行各业发展的必备要素,在我国社会基础建设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因此道路和桥梁的建设质量一直以来受到政府和社会各方的密切关注,需要建设者严格做好建设过程的管理工作,确保路桥工程质量完全达标,切实执行到社会经济建设中的支持和维护功能。本文简单探讨道路与桥梁的施工建设管理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路桥工程;施工管理;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U445.1 文献标识码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财富之源。人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财富的积累都与土地息息相关。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使土地问题成为当前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带有全局性、根本
锅炉的正常运作是维持电厂正常工作的关键,同时也是电厂工作中需要的能耗来源.如果在锅炉运作的过程中加入一些节能降耗的技术,就可以增强整个电厂的实际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