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哈姆雷特为何在为父复仇的过程中一再延宕呢?这似乎成了《哈姆雷特》一剧中的永恒之谜。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和批评者在为这个难解之谜困惑不已的同时,也提出了他们对此的种种解释和与其他人的不同看法。本论文在尝试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引入了海德格尔哲学中有关“本真”的理论,并以此为突破口,探讨了哈姆雷特由最初的犹豫不决到最后的果敢出击完成复仇任务的心路历程,同时也试图找到深埋在哈姆雷特采取这样一种迂回战略背后的深层原因。海德格尔认为,此在在很大程度上是在非本真的样式中存在的,因此它的本己本真性就已经迷失在了“常人”之中。理论上来说,此在能够赢回自己的本己本真性,但问题是,它首先得要找到自己的本己本真性,这一任务应该由畏来完成,这是因为唯有畏才能将此在从“常人”的状态中驱赶出来。当此在的本己本真性被从它在“常人”的安定的沉沦中驱逐出来以后,此在可以在生存的真理中找到这一本己本真性。但是仅仅发现了自己的本己本真性还不够,此在还需要积聚足够的勇气来收回自己的本己本真性。这一过程将在对良知召唤的确切领会中得以实现:当此在确切地领会了良知的召唤,或者说意识到了自己根本的罪责存在之后,它将会对自己未作选择这一不作为行为而进行补偿,这样,海德格尔说,此在就获得了决断。而最终向本己本真性的回归则是在先行领会了本真的死亡——即将死亡领会为一种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不可逾越的、确知的、但本身又未获规定的可能性——之后才能实现。延循上述的推论思路,本论文认为,哈姆雷特为父复仇其实可以看作是他的本己本真性的象征,因此说,他复仇行为的实现就是他最终向自己的本己本真性的回归。以此为论述的基点,本论文分别论述了哈姆雷特在追寻自己的本己本真性以及向这一本己本真性回归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首先是哈姆雷特本己本真性在非本真状态中的遮蔽;第二是畏这种现身情态对他的本己本真性的唤醒;第三是哈姆雷特在他所追寻的真理中找到了自己的本己本真性;第四是在正确的倾听并真正领会良知的召唤之后准备回归本己本真性的决断;第五是通过自己的死亡真正实现了向本己本真性的回归。本论文在详细探讨这五个阶段的过程中向我们展示:哈姆雷特深刻地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