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钾缓释片的研制及其质量控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简单稳定的制剂工艺技术,制备具有稳定缓释作用的较大规格碘化钾缓释片,以达到减少用药次数和副作用目的,并解决其光敏性及引湿性等不稳定因素,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为临床提供较好的新型口服驱铅药物制剂.结论①利用蜡质类辅料的相对惰性,且采用熔融法制粒压片,能较好的解决碘化钾在制备过程的不稳定性问题;但碘化钾为晶体物质且密度较大,而蜡质骨架材料为非晶型物质,密度较小,易分层,且其熔融和冷却均存在一个过程,因此对制备的工艺需严格控制,才能保证片剂最终质量的稳定性和重现性.②蜡质骨架材料能较好的使碘化钾隔绝空气,增加其稳定性,但因骨架材料本身的透光性,及碘化钾较强的光敏性和引湿性,制成的缓释片剂仍具有光和湿不稳定性,进行包薄膜遮光衣处理后,片剂在高温、高湿和强光条件下均稳定.③具有稳定缓释特性的较大规格(250mg/片)碘化钾缓释片,适合临床口服驱铅用药,临床补碘用小剂量(10mg/片)碘化钾缓释片,可参照该文研制.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重组人内抑素(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RHE)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血管生成抑制机理。 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CFA)建立大鼠AA模型,自大鼠继发性关节炎出现后开始给予不同剂量的RHE(0.1、0.5、2.5mg kg~(-1),sc,×7d),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的溶媒。采用Ⅱ型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并培养大鼠的滑膜细胞,放免法检测滑膜细
农民生存与发展问题不仅关乎国计民生,更是我国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农村低保制度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支持措施,是解决失去“造血”功能的农村家庭获得生存的重
中国及亚洲地区流行的日本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人类生存质量、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传染性疾病.钉螺(Oncomelania)是日本血吸虫(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