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一直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产业,中国在市场经济改革远未完成的现实条件下,于2001年12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开放贸易条件下,对中国农业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让其为中国农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在直面国际领域的强力竞争中,要寻求市场开放条件下中国农业国际化应对策略,使中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能有效发挥比较优势。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确定农业发展战略措施是论文研究的目的所在。论文提出的各项战略措施对于指导中国农业发展战略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中国农业系统为切入点,首先结合系统分析法,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当代农业发展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奠定了中国农业发展的理论基础。运用这些理论,采用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中国农业的基本状况,农业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以及WTO对中国农业的影响进行全面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作者认为:农业资源匮乏、人口多耕地少是中国农业的劣势所在,同时劳动力多又是突出优势,中国农业在国际竞争中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应致力于突破中国农业发展中的障碍因素,使中国农业走向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针对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者提出了中国发展现代农业、可持续农业的整体思路,并确立了四项基本对策:(1)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3)加强农业标准化的建设;(4)加强农业国内支持。 论文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的现实情况,以系统论的思想为出发点,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业现代化思想为依托,广泛运用宏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有关思想、方法、理论,着重讨论了中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立了农业发展战略的基本运作模式和运作内容,并对其运作的成效进行了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