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下关滨江历史风貌区民国时期建筑及其周边环境保护与更新研究

来源 :北京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iuwennengqqqq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下关滨江历史风貌区民国时期建筑及其周边环境是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逐步发展形成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从碰撞到融合的结果,是南京最具代表性的近现代开埠文化及民国商业建筑群落的代表。但随着水运交通模式的衰败以及南京城市经济的发展,下关地区港口和对外交通功能的衰退,历史风貌区内原有的商业与产业功能已逐步消失。其与港口和滨江的联系纽带日渐薄弱。2013年南京市规划局提出“整体保护”、“改善环境”、“提升价值”的规划目标。来展现城市文化,提升风貌区价值。本文第一部分从国内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保护方法及保护模式入手,分析了下关滨江历史风貌区民国时期建筑的内涵和外延,之后对下关滨江历史风貌区民国时期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概况进行了剖析,找出在保护与更新过程中所需应对的问题。论文第二部分针对第一部分所提出的问题,具体对南京下关滨江历史风貌区的民国时期建筑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从整体到局部;从建筑单体到建筑周边环境的研究,提出了保护与更新的策略。最后在研究了下关滨江历史风貌区民国时期建筑及其周边环境保护与更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南京文物古迹的保护进行思考。
其他文献
新型无互联线并网型辅助电源供电稳定性、可靠性、舒适性高。单台SIV的容量小,设备体积小、噪声低,系统冗余设计成本低。本文对并网型地铁辅助电源系统进行了研究分析,对锁相同
分形几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为刻画非欧几里得几何系统(即分维系统)的性质提供了有效手段,使用这一工具可以重新认识油气渗流规律,对传统的描述油气运动的数学模型加以改进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