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控制技术研究与实现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g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接触电能传输(CPT)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电能传输技术。它综合利用了现代电力电子能量变换技术、磁场耦合技术、大功率高频变换技术,借助了现代控制理论和方法,通过空间电磁耦合,以非接触的方式实现了静止电源系统向用电设备的电能传输。该技术克服了传统的通过导体直接接触供电模式的缺点,并以安全、可靠、灵活等优点在理论和应用方面都得到了迅速地发展。本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效多自由度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为背景,针对CPT系统初级电能变换器的环流问题、主电路控制技术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首先介绍了CPT系统主电路及其控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了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以及各部分的控制要求,阐述了CPT系统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控制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搭建了基于DSP的CPT控制系统框架。论文主要对DC/DC变换器控制技术和负载并联谐振型逆变器环流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Buck变换器动态小信号模型,对其开环频率特性进行了分析,提出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对系统进行控制,设计了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研究表明,模糊PID控制能更好地实现导轨电流的恒定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和动态响应速度都得到了提高。分析了负载并联谐振型逆变器环流产生因素和危害、逆变器工作机理以及环流存在时逆变器的数学模型,指出谐振频率变化和开关管关断延时是导致环流产生的因素,提出采用频率和相位自适应调节法抑制环流,并建立了环流抑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抑制环流,逆变器完全工作在软开关状态,减小了开关损耗,提高了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的质量,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传输效率都得到了提高。最后对基于DSP的CPT控制系统的设计作了介绍,包括控制器的选型、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流程。通过实验研究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很好的实现CPT系统的控制目标。
其他文献
周兴嗣写出了千古奇文《千字文》。至于周兴嗣的生平、事迹、才学和思想等,由于史书记载较为简单,后人对此知之甚少。但由于作家的某些作品常常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通过研
特有植物是了解某一植物区系的历史起源与演化规律、植物系统发育及古地理学的重要途径。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太白山自然保护区特有野生植物区系进行初步分
从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获悉,我国矿集区找矿工作取得新进展:自2016年起,我国先后实施“全国重要矿集区找矿预测”和“矿集区矿产调查及深部找矿预测”项目,4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广播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固态发射机开始呈现出小型化与电路集中化的趋势,因此在设备使用及维护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广播发射高质量且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于广播行业的影响显著。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优化广播发射机的相关课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对1kW中波广播发射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本文以资本运营和资产重组的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义煤集团借壳上市背景,对借壳上市中涉及的借壳的动因、借壳方式以及预期效果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分析。
70年代以来,交际策略作为外语交际能力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受到广泛关注.但一直以来,交际策略的研究都是以其分类和定义为中心展开,就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有关交际策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