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包括一系列巨大的社会经济体系重构。90年代后这一社会转型加速,同时经济全球化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显著背景。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开发过程中的城市空间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其与环境、与人的关系,在中国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似乎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城市规划的基本价值目标在于协调多元社会利益诉求,维护多元利益平衡,促进公共价值最大化。因此本论文立足在使用者感受的角度上,对城市空间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希望将城市空间中的公共价值具体化,进而通过公共价值控制要素的确立,建立一套可以量化测评的公共价值评价体系。根据此评价体系,可以对城市开发过程中的城市资源整合、城市空间塑造、环境品质提高等方面进行测评。在体现公众共同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既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多数公众的利益需求,又能顾及少数公众的特殊利益,达到公共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节分析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对相关概念进行阐述与解释,并构建研究工作的框架。第二章节主要对城市空间公共价值判断与评价进行逻辑思考,包括公共价值与公共性的哲学解读、如何合理地判断城市空间公共价值等,概略性地探讨了建立城市空间公共价值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和必要性。第三章节主要是对国内外城市空间评价的类型与模式进行了研究,将其分为了技术型评价、实效型评价和价值型评价三种类型。通过对这三种类型评价模式的分析,借鉴其研究理论和计算方法,以及框架构建与评价要素选取方法,为接下来建构城市空间公共价值评价体系提供方法论上的参考。第四章节是本次研究的核心,阐述和解析了城市空间公共价值评价体系建构的详细步骤。首先确立了城市空间公共价值实施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各指标因素进行详细探讨,并引入了数理学和统计学的分析方法,对每个指标进行权重的计算;最后,建立城市空间公共价值评价分析表,并制定评价的标准,对所评价的城市空间进行综合分值评定。第五章节通过对案例的研究分析,对本文提出的城市空间公共价值评价体系进行实际运用与验证。第六章对本次研究进行总结,提出核心的结论,分析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相关研究给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