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结构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x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Populus spp.)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用材林树种之一,杨树人工林健康经营和长期生产力维持是林学和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细根与林分生产力的密切关系,杨树人工林细根研究亟需加强。树木根系是树木个体与土壤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运送的关键器官,林木根系与土壤环境间的互作效应对于双方以及根际环境的养分循环具有重要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作为重要的物质转化调节器在林木根土互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研究根际土壤微生物对于了解和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以及调节根际土壤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欧美杨I-107(Populus×eurameicana‘Neva’)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准确分析了定殖在根际和非根际的细菌群落以及不同根序细根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并研究了不同根序根际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以及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还筛选出土壤氮素循环相关菌,以期为深入探索林木根际土壤养分循环过程及根土互作关系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次研究发现:(1)根际和非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比较,根际土壤包含145个细菌属,非根际土壤包含141个细菌属。根际和非根际相对丰度>4%的属有8个,同一属的细菌类群在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α多样性分析表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高于非根际土壤,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细菌群落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土壤细菌群落从根际到非根际的变化和不同取样点的空间差异,根际效应对细菌群落差异的贡献率占21.2%。β多样性分析表明,杨树人工林根际和非根际土壤样品间细菌群落组成具有较大差异,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各含有一些特有属(根际15个,非根际11个),此外还发现丰度发生显著变化的23个属,主要以纤维素降解菌和固氮菌为主。根系对根际微生物的选择是导致根际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发生显著差异的重要机制,这将对根土界面碳氮循环产生显著影响。(2)不同根序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比较,1-2级根、3级根和4-5级根根际土壤分别包含607个、593个和604个细菌属,128个、124个和130个真菌属。不同根序土壤细菌相对丰度>1%的属有12个,其中,1-2级根土壤中Burkholderia菌属的丰度最高,其次是Bacteroides菌属;而Bacteroides属在3级根和4-5级根根际土壤中均为丰度最高的菌属;不同根序土壤真菌相对丰度>1%的属有7个,其中,在1-2级根根际土壤中Trichosporon菌属的丰度最高,其次是Trichoderma菌属;在3级根根际土壤中Trichosporon属的相对丰度也是最高的;Aspergillus菌属在4-5级根中相对丰度最高。α多样性分析表明,从低级根到高级根土壤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都在显著降低(P<0.05),土壤真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变化不明显。对土壤样品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杨树人工林不同根序根际土壤间细菌群落组成存在较大差异。β多样性分析表明,杨树人工林不同根序间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组成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变化规律都正好相反。此外,随着根序等级的升高相对丰度显著上调的细菌属主要以抗酸性菌属和还原硝酸盐的菌属为主,显著下调的细菌属主要以固氮菌和生物降解菌为主。微生物群落在不同根序根际土壤中的变化提供了深入了解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以及用于研究根际激发效应机制的新模式。(3)不同根序细根根际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其与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性分析。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碳氮磷含量与非根际土壤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不同根序间速效氮、有效磷含量以及铵硝比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05)。根际土壤全碳含量随着根序升高显著下降,而全氮含量随着根序升高逐渐增加。1-2级细根根际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高于4-5级根(P<0.05)。杨树细根根际土壤C/N随着根序升高显著降低(P<0.05);C/P随着细根序级升高逐渐下降,但在不同根序间差异不显著(P>0.05)。土壤全碳和全氮含量及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均与细菌群落丰富性(chao指数和ACE指数)呈显著相关(P<0.05),全磷含量与细菌群落相关性不显著。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与真菌群落多样性相关性不显著(P>0.05)。杨树根际土壤碳氮磷养分循环呈现依赖于根序的变化特征,不同根序细根可能对微生物群落构建进行选择进而影响土壤碳氮磷循环过程。(4)通过对菌株的富集培养和分离纯化,在根际土壤中筛选到2株亚硝酸菌W31和W42,经分子系统学鉴定分别为Burkholderia cenocepacia strain AU1054和Burkholderia terrae strain KMY02,其最适发酵条件分别为底物氨氮浓度200 mg/L和300~500 mg/L时,pH值分别为7.5和8.5。
其他文献
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为列当科(Orobanchaceae)肉苁蓉属(Cistanche Hoffmg.et Link)珍贵的药用根寄生植物,其寄主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肉苁蓉人工种
本论文研究了海泡石酸铝改性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考查了改性海泡石在吸附性能方面的应用;研究了海泡石相变规律以及与其表面结构、活性氧化硅和催化性能的关系,对海泡石水热原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hRSV)是引起全世界范围内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是严重威胁婴幼儿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目前RSV仍没有安全有效的抗RSV疫苗,而唯一经美国FDA
酚类有机废水是一类难降解的有机废水,对水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类Fenton技术作为高级氧化技术的一种受到人们的青睐。而类Fenton中仿酶催化降解是更好的环保型技术,但是仿酶催化剂的研发是难点和热点。本文采用原位氧化沉淀法制备出仿酶型磁性铁炭复合催化剂,将其应用于对硝基苯酚(P-NP)模拟废水的再生处理,并探讨催化剂对P-NP的催化降解过程及机理,旨在研究出一种绿色、高效且无二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