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疏水表面是指对水的接触角大于150°的固体表面。近年来,由于其在基础理论研究和自清洁、液体分析、微流控液体传输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响应型超疏水表面的构筑更是研究热点,其主要是对表面润湿性调节的研究,但是对于水滴在其表面粘-滑态可调的研究却鲜有报道。本文以对-三氟甲氧基苯胺为起始原料,采用重氮化反应、脱水缩合以及有机碲化合物作为引发剂的自由基聚合(TERP)制备含氟偶氮苯均聚物,然后采用简单的两相自组装方法构筑微纳双重粗糙表面。研究表明,TERP对含氟偶氮苯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的均聚有很好的可控性;纳米结构和微米-纳米复合结构对表面的浸润性有着很大的影响,UV (365nm)和Vis (425nm)的光照不仅对表面润湿性有很大影响,而且对水滴的运动状态也有影响。含氟偶氮苯均聚物的制备:TERP法制备的含氟偶氮苯类甲基丙烯酸酯均聚物不仅合成工艺简单,而且其分子量分布仅为1.09,具有很好的可控效果。紫外-可见光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在UV (365nm)光照前,所构筑的含氟偶氮苯基表面由微米级的聚集态颗粒构成,且颗粒表面分布着许多纳米级沟壑凹槽,其表面接触角为147.6±2.5°;但经过UV (365nm)光照后,聚集态颗粒表面分布的纳米级沟壑凹槽消失,使颗粒表面趋于光滑,且表面接触角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所构筑表面在UV (365nm)和Vis (425nm)可逆光照下,其表面接触角会在超疏水与疏水之间可逆转换。紫外-可见光对水滴运动状态的影响:在UV (365nm)光照前,水滴与所构筑表面之间形成典型的Cassie模型,当基板倾斜度大于14°时,水滴在其表面上可以顺利的滚动下来,但是当表面经过UV (365nm)光照后,水滴与表面之间转换为Wenzel模型,使得水滴与表面之间具有高粘附性,从而水滴可以黏附在基板表面,即使基板垂直甚至倒置放置也不会滚落下来;所构筑表面在UV (365nm)和Vis (425nm)可逆光照下,水滴与所构筑表面之间的润湿模型会在Cassie模型和Wenzel模型之间可逆转换,也即表面会表现为滚动型与高粘附型可逆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