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束快车道时代,经济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企业的产品安全、员工福利、环境保护等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履行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作为“企业公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参与构建生态城市的应尽义务,更是现代企业树立产品品牌、建立市场声誉的新型竞争战略。作为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载体,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发挥着传播理念、量化责任、沟通信息、监督制衡等关键性作用。2006年9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给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与应当实现的社会责任目标,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披露内容做出明确规定,成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要里程碑。在政府、资本市场、行业协会等多方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后续政策陆续出台并得以实施,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取得阶段性突破。从2007年开始,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报告数量快速增加,非上市公司和其他企业团体自愿披露的报告也在迅速增多,报告质量不断提高。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质量高低是在企业内外部环境下,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决定的。我们可以将这些因素分为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一方面,高管团队作为企业内部因素和主要利益相关者,通过制定社会责任战略,决策社会责任行为,督促社会责任履行发挥影响。而根据高阶梯队理论可知,高管特征决定着高管成员的决策与行为。另一方面,媒体作为外部因素和次要利益相关者,通过发挥信息传递、舆论引导、监督教育等功能,在企业高管与外部信息使用者间搭建起传递与沟通的重要桥梁。随着行为经济学与大数据应用的日趋炙热,高管特征与媒体关注将在公司治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选取两者作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对象,探索其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机制和互动效应,从而促进企业高管与广大媒体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 本文由6个章节构成,各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节首先提出本文研究的时代背景与制度背景,阐述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发展与现状,回顾有关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总结当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给出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接下来介绍文章研究思路和所运用的研究方法,梳理全文研究内容,并以研究框架流程图加以展示。最后对预期创新进行说明。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节回顾了相关研究的学术成果。在高管特征部分,本文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高管团队”这一概念的不同界定,并给出本文的界定内容。在高阶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本文研究内容梳理了性别、年龄、教育水平、任期、团队人数五大高管特征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媒体关注部分,首先明确媒体概念,再归纳媒体关注的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两方面的研究结论。针对如何评价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本文梳理了披露内容的变化过程,再从披露的途径与性质两个角度总结现有的披露模式,并归纳出四种披露方法。最后对影响披露的内、外部因素进行总结,着重突出以媒体关注和高管特征为研究对象的相关文献。最终对上述文献进行整理和评价,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假设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本文发现,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领域里,国内外学者多集中于对企业内部影响因素的研究,外部因素及次要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尚少,特别是存在间接作用机制的因素因为量化困难而缺乏实证研究;且绝大多数研究思路都是将影响因素与披露质量进行独立回归的相关性分析,而少有考虑影响因素的间接效应以及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章,理论分析。本章节将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归纳为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内容与信息披露动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分析之初,首先将高阶梯队理论进行单独阐述,为高管特征如何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理论基础。之后从公司治理的角度,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综合社会契约论,描述了高管、媒体以及其他利益方彼此间的角色定位,以及在信息披露过程中的互动关系。之后从披露内容的角度,在决策有用理论、外部压力理论以及合法性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为什么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都需要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并说明他们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最后从信息披露动机的角度,借助企业公共关系理论、印象理论与声誉理论,阐述企业及其高管自愿对外进行信息披露的原因与动机。 第四章,研究假设。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中介效应分析流程,本文提出了四个主要假设并建立相应研究模型:①高管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即女性高管比男性高管更有利于提高披露质量,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教育水平、任期和团队人数与披露质量正相关;②媒体关注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正相关;③高管特征影响媒体对其企业的关注程度;即男性高管会加强媒体对企业的关注程度,高管团队平均年龄越低、教育水平越高、任期越长、团队人数越多,媒体对企业的关注程度越高。④媒体关注在高管特征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过程中存在中介效应,结合上文直接效应的假设,即媒体关注在女性高管、平均年龄大的高管团队对披露质量的正向影响中具有遮掩效应;在平均教育水平高、任期长、人数多的高管团队对披露质量的正向影响中具有中介效应。 第五章,实证分析。在描述统计部分,本文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整体水平低下,但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数量和披露质量都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行为和信息披露水平正在不断改善。通过回归分析,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得到:①男性高管比例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显著负相关,高管平均教育水平和团队人数与其显著正相关。②媒体关注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显著正相关。③高管年龄与媒体关注度显著负相关,高管平均教育水平和团队人数显著正相关。④媒体关注在高管教育水平和高管团队人数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的正向影响中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结合实证检验结果得出本文结论,并提出上市公司应注重高管团队的背景特征与广大媒体的关注报道,通过优化高管团队结构,加大媒体关注力度,建立企业、高管与媒体的良性互动,提高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与信息披露的质量。本文分别从公司、媒体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三个角度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作为上市公司,首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义务,自愿披露相关信息,并通过在团队中适度增加女性高管、适当扩充高管团队规模、尽可能选择教育水平高的管理者进入高管团队等措施,优化高管团队结构,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在与媒体的关系上,上市公司应以一种开放、友好的态度鼓励媒体的报道与监督,与媒体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将媒体关注看作一种资源,通过年轻高管,高教育水平高管和高管团队规模吸引媒体视线,建立双赢的合作局面,为企业的发展打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媒体需要明确自身的使命和价值,坚持原则,客观报道,积极发挥信息传递、舆论引导、监督预防以及教育反思等功能。对于其他利益相关方,则要对收到的信息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评价,扮演好舆论监督的角色,敦促公司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结合文章所存在的局限性和现有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在最后提出分类研究媒体关注正、负面报道的影响效应以及就高管特征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的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