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历来交通较为封闭,公路运输是境内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长期以来,恩施州交通运输特别是农村公路运输基础差、底子薄,人民群众为山所阻、为路所困、为运所累。近年来,党和政府日益重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把发展交通事业作为解决群众温饱、脱贫致富的战略措施来抓,恩施州的交通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交通运输出现了“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新局面,农村公路也取得较大发展。部门联动机制进一步健全,规划建设稳步推进,路政管理得到加强,注重配套设施建设和养护管理,不断提高客运和货运的效力。经过近年来的迅猛发展,农村公路网不断优化,已初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布局合理,等级适宜,覆盖乡村的农村公路网络,山区农民出行难、乘车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农村公路发展为推进综合扶贫改革、加快州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但受制于长期的交通运输投资和管理运营欠债,恩施州农村公路在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上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与短板。实际建设标准普遍不高,抵御灾害能力差;养护资金匮乏、养护管理体制不健全、建养关系不协调;安保设施建设滞后;客货运输点多、面广、货源及人员分散不集中;网络化程度差,通畅率低,省际边界出口道路不畅,互联互通不够等问题突出。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的同时,提高管理水平,提升运营效率,提高管理养护质量,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要化解恩施州农村公路管理问题,提升公路管理水平,必须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探究原因,找出对策。一是通过把握国家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的机遇,认真编制交通建设扶贫“十三五”规划,严格标准、规划和程序,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二是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农村公路管理主体,落实县、乡、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主体和责任,创新管理形式,完善农村公路管理组织体系。三是进一步健全农村公路维权执法机制,落实《恩施自治州农村公路条例》,加大对农村公路管理人员、执法人员、相关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推进依法治理。四是拓宽融资渠道,落实配套资金,加强资金管理,为农村公路管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五是加大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改造和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同步配套安保设施,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专业人才的培养。六是打通县际断头路,强化县乡交通联系,优化农村交通运输网络格局,大力发展农村客货运输市场,提高运营效力。总之,恩施州农村公路管理的健康发展,需要从综合层面出发,提前规划,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法律依据,加强资金保障,规范路政管理、做好养护、提高运营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