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镁合金表面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得出了镁合金表面处理各道工序的最佳配方及工艺参数,确定镁合金表面直接化学镀镍的工艺流程为:碱洗→酸洗→活化→化学镀镍→烘干(各步骤间水洗)。
(2)研究了不同的酸洗配方,确定出最佳酸洗配方及操作条件是:H<,3>PO<,4>(85%)60 ml/L,NH<,4>HF<,2>(40%)40 g/L,H<,3>BO<,3> 30g/L,室温(25±1℃),30~60 s。由该配方酸洗处理后的试样表面能够沉积出比较致密、平整的Ni-P合金镀层。
(3)低温下,镁合金在硫酸镍为主盐的化学镀镍液中有明显腐蚀,SO<,4><2->不会破坏MgF<,2>钝化膜而造成镁合金的腐蚀,主要是因为MgF<,2>钝化膜的不致密和Ni<2+>加速了镁合金腐蚀。在施镀温度下,由于镀液中F<->的存在,镁合金基体表面在镀液中发生再次钝化,镀液对镁合金的腐蚀比低温下小。
(4)采用三种复合配合剂后,镀液性能明显改善。以柠檬酸为主,配合剂乳酸和丁二酸为辅助配合剂的化学镀镍液在pH值为6.5,80℃以上施镀,镀层的空隙率低,耐蚀性和结合力良好。并且采用该三种复合配合剂的化学镀镍液比单一配合剂镀液的稳定性高。
(5)镁合金试样在采用碱性锌酸盐镀液中电镀时,当电流密度为2~3 A·dm<-2>、温度控制在40℃左右时、电镀20 min后可获得覆盖完整的镀层,添加光亮剂得到的镀层经出光后光滑平整,但经划痕法测结合力,发现镀层均出现脱落现象,说明其结合力不是很理想。